9月13日下午,旅游管理系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B2-335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职员工以及2025级全体新生出席。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木龙主持。
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然而立,齐声高唱。激昂的旋律回荡在整个会场,激发了每位师生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展现了师生坚定的奋斗意志与昂扬的精神风貌。
新生班主任聘任仪式
班主任老师是同学们大学期间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为给新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和成长服务,学院聘请了樊宇澜、余传鹏、汪秀琼、张海洲、崔庆明、张补宏六位老师为新生班主任。殷姿书记为新生班主任代表颁发了聘任证书。
在职研究生佩戴校徽仪式
殷姿书记、吴志才院长为2025级工程管理硕士、乡村振兴学单考班硕士赠送并佩戴华南理工大学徽章。佩戴上校徽,意味着着正式成为了华工学生,希望新同学牢记华工人的身份,铭记责任与担当,为学校挺进百强大学建设和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学院贡献青春力量。
教师代表发言
毕斗斗副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首先代表全院教师向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分享了她十年专业学习和二十年从教生涯的体会。她指出,旅游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止是看风景。它让我们在山水间学会与自然对话,在市井里学会与人相处,在城市变迁中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思考人与社会的联结。真正的旅游人,心里装着的不只是诗和远方,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对行业发展的担当,对家国大地的深情。她鼓励同学们作为工科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生,既要培养工科的严谨思辨,又要兼具人文的情感温度。她寄语同学们既能寻得“诗与远方”,也能扛起“责任担当”,不断超越自我,在热爱与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老生代表发言
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李渝铃作为老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自己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转变,以及自己向下扎根,向阳生长,服务社会的成长故事,唤醒了每一位新生内心的梦想和追求。他认为旅游是唤醒沉睡资源的“金手指”,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是传播多彩文化的“立交桥”。他勉励新生们早做规划,利用好学校提供的资源和平台,潜心学习,积极实践,带着热爱去思考、去体验,用勇气、坚持和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
新生代表发言
“旅游管理+计算机”双学位项目本科新生祝子翔同学分享了自己从新出发,开启新一阶段学习的憧憬与期待。他感恩能够从小乡镇来到大都市学习,并立志学有所成建设家乡。他感谢学校为同学们搭建的双学位平台——“将教会我们如何用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用虚拟现实还原文化场景,用智能系统优化旅游服务,让每一个乡村的文旅故事,都能借助科技的力量被传播”。他认为,旅游管理是探索世界的“人文密码”,而计算机则是赋能文旅行业的“科技引擎”。选择这个双学位项目,不仅是选择了一门专业,更是选择了一条“人文+科技”交叉融合的成长路径。他结合自身体会,表示将潜心治学、筑牢基础;广泛实践、跨界发展;敢于创新、携手并进。最后,他呼吁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努力学习锻炼,在旅游与计算机的交叉领域里探索未知、追逐梦想,让旅游强国建设因大家的参与而更精彩。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郑新歌同学分享了自己对于即将开启的研究生阶段学习研究的规划和思考。她认为“研究生”意味着我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和应用者。同学们将从本科阶段更广博的学习,转向研究生阶段更专精的钻研。她在发言中鼓励全体研究生怀揣“空杯心态”,潜心问学;秉持“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善于“跨界融合”,开阔视野。她呼吁全体研究生都能勇于探索学术前沿,矢志推动行业发展,不畏难,不惧远,努力成长为服务国家旅游强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黄璟同学分享了自己从校园到职场,再重返校园的心路历程。基于自己的工作实际,她深刻认识到文旅不仅是产业的融合,更是人与人、人与城、人与文化的情感连接,并坚信数字文旅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引擎,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价值创造。这也正是她选择华工数字文旅与会展工程管理MEM项目深造的原因所在。她表示,学校有丰富的学习与实践资源,有前瞻性的培养视野,有丰富而多元的校友资源,能够助力自己实现学业和事业双提升。最后,她期待与全体新生一道,在导师的指导下,互学互助,彼此鼓励,携手前行,实现知识学习与工作实践互融互促,共同编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研究生时光。
乡村振兴学单考班新生朱叶茂发言。他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粮食行业的从业者对于乡村振兴的思考。带着对工作中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系统理论指导的迫切渴望,他选择了重返校园。他期待在导师的指引下,将实践中积累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学术研究中的“方法论”,在产教融合的探索中走出一条“产业兴农”的新路。他号召同学们心系家国,恪守“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将论文写在祖国乡村的广袤田野上,努力成长为既深植本土实践、又具备全局视野的乡村振兴接力者,让人生在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伟大事业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院长第一课
吴志才院长以“旅者致远,成就人生”为主题,为2025级新生讲授了“思政第一课”。他首先对新生们进入华工学习表示欢迎,对他们进入新的求学阶段表示祝贺。他介绍了旅游管理系的办学历程,以及近年来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地方所需,发挥学院所能,以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所取得的不俗成绩。
吴志才院长对新生们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一是培养跨界研究的创新思维。旅游学科和乡村学科都是交叉学科,他鼓励同学们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开展学习研究,敢于突破学科壁垒,融会贯通,培养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努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锤炼向下扎根的实践能力。他鼓励同学们学以致用,将专业学习、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学问做到企业、社区和田野,努力回答好学科之问、实践之问、政策之问。三是涵养求真至上的家国情怀。他指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旅游管理和乡村振兴学科对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推进强国建设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永葆求知初心,坚守专业热爱,心怀家国天下,刻苦学习钻研,积极实践锻炼,努力成长为旅游强国的建设者、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合唱校歌
最后,全体师生齐声高唱《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开学典礼在深情而庄严的旋律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中落下帷幕。
典礼开始前,旅游管理系学生为全场师生献上歌曲表演,以美妙的歌声表达对2025级新同学的欢迎。
旅游管理系坚持融入发展,创新引领的理念,以“三学两建”为抓手,建成集教学、科研、智库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一流的特色学院。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确立了“旅游学科+乡村学科”的交叉学科优先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工交叉学科融合,在全国首办乡村振兴学、数字文旅与会展工程管理研究生教育,今年又在全国首办“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学院立足“科研+智库”的办学特色,强化研用结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不断攀升,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新学期,新起点,学院将持续为同学们搭建学术交流、科研实践平台,全力保障同学们的学习发展需求,助力旅管学子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