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20浏览次数:10

2025年6月14日上午,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开幕。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出席并致辞。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李春晓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范雪丰教授,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李芳轩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余传鹏副教授分别做主旨演讲。《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张乐平,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科学》编辑部副主任张圆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旅游论坛》执行副主编梁增贤,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李军,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副教授黄幼麟,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林冰娜,围绕“旅游青年学者的发展与成长”开展对话交流。

开幕式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院长助理崔庆明副教授主持,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张海洲助理教授主持青年学者主题对话环节。


会议现场


本届年会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与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学生会承办,《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论坛》《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提供学术支持。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旅游研究青年学者、研究生近百人齐聚年会。本届年会聚焦旅游领域前沿研究成果,旨在深化粤港澳三地旅游教育及学术研究合作,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素养,推动旅游教育与学术研究创新发展。

吴志才院长致辞


吴志才在致辞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是一个以旅游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为主角的学术交流平台。本届年会回归学术,会议议程以学术交流为全部内容,并创新会议组织形式,增设城市微研学环节,为参会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实践考察机会,在实践中发现科学研究问题,通过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双向赋能,提升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期待本届年会的与会嘉宾能够通过深入地学术交流与探讨,为旅游强国建设贡献青年智慧。

 

李春晓教授作报告


李春晓发表了题为“文旅思维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的主旨演讲。围绕旅游思维提效数智记忆营销、熵减需求引领产业数智革命、文化基因赋能数智乡村之路三个话题,李春晓教授通过三个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其团队相关的研究成果。她表示,文旅思维赋能AI应用的前景大有可为,旅游专业的学生应对此报有信心,其分享得到了与会学生的热烈反响。

 

范雪丰教授作报告


范雪丰发表了题为“共筑可持续社会:旅游业的责任与机遇”的主旨演讲。提出旅游业发展呼唤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通过剖析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的关联发现,当前旅游业在社区参与、文化保护及利益分配等方面仍存在实践逻辑欠严谨、多元主体需求平衡机制松散的问题。虽然学界已围绕主客社会接触、旅游用地征收、银发旅游市场等领域开展系列研究,但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旅游领域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学界应以多维度社会关注为切入点,持续探索旅游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路径,为构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学科体系而努力。

 李芳轩教授作报告


李芳轩发表了题为“研究生的求升之路:基于导师的视角”的主旨演讲。提出研究生求升之路中师生关系协调的现实需求,通过剖析研究生与导师矛盾愈演愈烈的现象发现,当前师生在学术目标匹配、沟通机制构建上仍存在逻辑欠严谨、需求对接体系松散的问题。虽然学界已关注到导师选拔机制及不同类型导师的诉求差异,但基于导师视角的研究生培养理论体系尚未完全确立。研究生应以真诚为基石、以信任为纽带,在明晰自身与导师需求平衡点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为构建科学高效的研究生培养生态而共同努力。

 余传鹏副教授作报告


余传鹏发表了题为“数据驱动的旅游管理研究: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通过对比不同学科底层思维的差异,指出交叉学科研究既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如何通过交叉学科研究推进理论创新,他提出了一个“故事化-概念化-理论化”的过程框架,并结合其最新研究成果进行阐释,为与会研究生提供了重要启发。

青年学者对话


随后的圆桌论坛由张海洲主持,张乐平、张圆刚、梁增贤、李军、黄幼麟、林冰娜纷纷就“旅游青年学者的发展与成长”这一主题发表观点,分别从学术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实践与理论结合等方面分享了观点,为青年学者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路与建议。

会议开幕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为优秀论文颁奖。本次年会共吸引了全国20余所高校的旅游研究生积极投稿,共收到全文投稿60余篇。组委会分三组对投稿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评选出24篇论文进入分论坛汇报。对进入分论坛汇报的论文,组委会再次组织匿名评审,评选出15篇会议优秀论文,其中一等奖论文3篇、二等奖论文5篇、三等奖论文7篇。获评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论文,有机会被推荐至《旅游科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优先审稿。

吴志才、范雪丰为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张圆刚、张乐平为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李春晓、李沐纯为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14日下午,会务组组织了部分与会嘉宾和研究生去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商旅综合体正佳广场进行城市微研学,本次微研学围绕“文商旅融合”、“城市微度假与品质生活”、“数字技术与沉浸式体验”三个主题展开交流学习。在参观完正佳广场之后,由带队老师和嘉宾与学生一起分组讨论,从现实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为学生开展学术研究提供方向指引。

正佳广场城市微研学合影


城市微研学分组讨论


15日上午,在会议的平行分论坛环节,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由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的余传鹏副教授、张海洲助理教授、崔庆明副教授、刘丹萍副教授主持,并特邀8位点评专家:海南大学的李芳轩教授,澳门城市大学的范雪丰教授,林冰娜、林柏雨、张韵璇、张晨曦、李健文、陈苑仪助理教授,对各位研究生的汇报论文进行了专业深入地点评。每篇论文的汇报交流时间30分钟,为专家和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时间,切实为每位研究生提供有价值的论文修改建议。

第一分论坛

 

第二分论坛

 

第三分论坛

 

第四分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研究生学术年会于 2023 年创办,旨在促进大湾区高校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年会为从事旅游教学科研的学者与学生搭建开放互动的平台,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构建自由包容、严谨务实的学术环境,为大湾区旅游发展贡献力量。

 嘉宾合影

 

 

文|冯海燕,图| 韩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