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广东省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重要节点目标的关键之年。2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汇聚党委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家代表等各方力量,共同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受邀参加大会,并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分论坛上就“如何推动文旅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做观点分享,并接受媒体采访。
如何推动文旅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在分论坛上,吴志才教授从增强乡村产业活力、激发乡村文化魅力、优化乡村要素支撑力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文旅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吴志才教授发言
01增强乡村产业活力,推动富民强村
首先点上开花,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实施乡村再造工程,探索建设岭南韵味的未来乡村。鼓励各地推动乡村酒店(民宿)精品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其次链上延伸,树立“全产业链”理念,加快培育百亿千亿级全产业链集群,新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等新业态。
然后面上出彩,推进整县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持续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奋力打造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谋划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高质量旅游景区”,探索环湖地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路径。
02激发乡村文化魅力,促进扬名兴文
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整体性保护和利用,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强化农业文化遗产、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和保护利用,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加快规划建设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谋划东江纵队红色文化带等。另一方面加强农事节庆活动,大力支持“村BA”、村超、龙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支持有条件地区优先建设体育小镇。推动“赛事+节事+民俗+文旅+短视频”相融合,全面展示乡村文化之美、增强文化自信。
03优化乡村要素支撑力,实现和美共富
其一建设数字乡村,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文旅发展,发展沉浸式体验型乡村文旅消费内容,培养农民数字素养。其二链接高校人才下乡,纵深推进“双百行动”,持续推广“科技小院”形式,探索人才飞地模式,推动高校教育与乡村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其三完善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建设思维逐步向乡村经营思维转变,通过有为政府提供营商环境和政策支撑,有效市场引导项目投资落地,有机民间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协同发力,实现乡村治理的高效运作。
以文旅发展为抓手,不断激活乡村产业活力,释放乡村文化魅力,增强乡村要素支撑力,通过“三力协同”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