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旅零距离 | 黄幼麟: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24-10-17浏览次数:30

2024年10月10日下午,旅游管理系第四期“语旅零距离”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在大学城校区B9-505举行。活动邀请了黄幼麟副教授与同学们分享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的相关话题。

 1.活动开场

 活动伊始,旅游管理系本科教研服务中心主任徐健副教授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并介绍了黄幼麟副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黄老师的研究体系源自市场营销学,他比较擅长各种定量研究方法。基于此,黄老师以“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方法初探”为主题展开分享。

 徐健老师主持活动

 2.消费者行为研究:认知、方向和方法

 黄幼麟老师指出,开展一项研究前,我们需要对现学知识体系拥有基本的认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专注于“管理”,核心行业学术问题包括酒店、景点、旅行社、会展、演艺行业等。同时,旅游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旅游学研究通常是跨学科研究,可以采用不同学科的理论来解释一个研究问题。

 黄老师指出,掌握目前的研究概况,有助于我们找到合适的研究问题,探讨学术前沿。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向分为两种:目标导向型和自由探索型。目标导向的研究方向关注时效性,带来有足够多现实意义的启示,根据新发展趋势、世界科技前沿(如无人驾驶,生成式人工智能等);自由探索的研究方向:注重原创、前沿和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选择的研究方向需要有广泛的参考价值,不能局限于某个地区(案例地),结论需要具有普适性,因此不建议做单一案例地的研究。

 黄老师指出,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察自身对方法的熟悉程度、时间充裕程度和可分析性。黄老师为同学们重点介绍了结构方程模型和实验法的基本步骤,并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分享了独到的研究经验。在准备研究时,需要进行实验材料的预调研和操纵检验,以证明操纵成果。目前投递许多期刊要求做多个子研究,且每个子研究是上⼀个子研究的拓展,并对假设进行交叉验证。

 黄幼麟老师作分享


 活动现场

 3.期刊投稿小贴士

 黄老师介绍到,在选择期刊时,可以参考近两年的文章,这直接反映了期刊发表文章的质量。投稿时一般会经过以下流程:主编初审,副主编送审核,一轮意见(大修、小修、拒稿),修改,二轮或多轮意见(录用、大修、小修、拒稿)。


 常规情况需要注意:投英文期刊需要从⼀开始就用英文写;投稿到录用需要5个月到两年不等,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投稿中不能改作者顺序,但可以改单位;投稿系统自带查重,会显示文章重复率。

 4.Q&A

 Q:科研灵感主要是从哪来的?

 A:我的研究问题大多是自己去旅游时想到的,关注现实生活中各种人的行为和反馈。举一个例子,我加入了一个买机票的群聊,群里的人会有观点的冲突,这时我就会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个问题,于是想了个题。

 Q:怎么判断⼀个问题是否值得研究?

 A:需要想清楚这四个问题:第一,研究的构念是否有量表去测量;第二,目标人群是否能接触到;第三,研究问题是否有人研究过;第四,研究问题是否有理论价值(最好的情况是可以延伸产生⼀个理论,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理论价值)

 Q:都说现在科研很“卷”,我们现在卷的是什么?

 A:首先是“卷”方法,发论文时很多时候会看重⼀个没有用过的研究方法;再是“卷”理论贡献,相比实践贡献,更看重理论贡献。

 学生提问

 活动最后,同学们与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研究问题,提出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黄老师针对性地给出了意见,其他同学也各抒己见,一同为研究“想办法”。活动现场氛围轻松活跃,参与的同学们也表示收获颇丰。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