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5日,我系李沐纯教授带领部分乡村振兴学专业、数字文旅与会展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前往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相关单位开展为期2天的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实践调研。
10月4日上午,在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村,我系师生调研团受到了连南县三排镇人大主席罗文坚、油岭民俗瑶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唐罗伟和油岭村干部的热情接待。千户瑶寨、歌舞之乡,以产业融合,集体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是村两委当前的工作重点。油岭村作为瑶族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保存完整的古村落,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当前油岭村就是要以弘扬瑶族民族特色文化为基点,抓住旅游强国、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机遇,以瑶族特色旅游业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唐罗伟作为当地返乡新农人积极参加家乡乡村振兴建设,他指出要带动新一批青年返乡人才参与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深挖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来实现油岭村的长远发展。
图1.油岭村调研合影
下午,调研团又赶赴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进行实地走访。“拾月拾陆,非遗传承,以文化创意,数旅融合谱写民族故事。”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位于连南瑶族自治县内,文化创意园以瑶族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瑶族长鼓制作、扎染展示以及文创体验产品等方式将非遗文化形态活化。同时创意园还大力倡导电商供应平台建设,以科技助农、人才兴农走向致富之路。如何抓住数字文旅的发展热潮,文化建设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以数字化形式向大众展示瑶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和非遗特色,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文化发展脉络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图2.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调研
10月5日,调研团来到连南大麦山镇黄莲村、新寨村等地调研。百年红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钟俊芳总经理、清远市合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何家健总经理带领调研团实地参观了优一鲜共享茶园、特色景观稻田等项目。连南瑶族自治县百年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生态环境极佳的连南大麦山镇,公司经营方向包括茶叶产业的良种选育、标准化示范种植带动农户种植、现代技术加工生产、农旅茶园打造、创新市场销售等。目前,公司已与连南大叶茶发源地黄连村委成立合作社深度合作,核心茶旅园区8000亩,依托黄连村近三万亩生态林中散落的数千棵逾百年的野生老树茶,以及近千亩超60年树龄的成型老树茶园,致力打造高品质的生态有机老树茶品牌。2023年与连南大麦山镇政府签订一镇一业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合作新建千亩标准化示范茶园,计划将于5年内带动全镇新种标准茶园和林下仿野生茶叶种植达到10000亩,从育苗、示范种植、合作种植、茶青收购、代加工、加工生产、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等多环节全维度将大麦山镇茶叶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十里茶廊、万亩茶园”,未来以黄连北号村为起点,贯穿黄莲四个村小组茶园进行道路建设,道路上下各种植约20米的茶叶带,并在每个村小组大片茶园处进行节点景观打造,通过一条极具特色的茶园道路打造十里茶廊,将黄莲村茶园以线连片。钟总在座谈会上谈到“有话题才有发展”,优一鲜共享茶园要采用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要以发展高品质茶业为主,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农业景观优势打造“茶园综合体”,实现“农林渔畜旅”一体化综合发展。何总在交流中谈到“虽然目前项目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我们要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深化多方合作,加强高校背书,赢得政府支持,实现企业+政府+高校三方力量协同,推动项目良性发展,带动更多村民共同富裕”。新寨村坚持“产业兴,则百业兴”,当地共享稻田更是成为展示休闲农旅的景观特色梯田,未来要着力打造“稻田+”农文旅模式田园综合体,以“一村一品”为基础,联动大麦山镇多村进行优质共享稻田打造,以实现“万亩稻田,规模发展”的规划,助力连南“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振兴发展蓝图。
图3.黄连村调研
乡村振兴学专业研究生温丽萍、毛明晨、王佳璐,数字文旅与会展工程管理专业研究生杨嘉敏、伍嘉俊、龙向婷、李雪莹、吴羽鹏参加调研。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乡村振兴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深刻认知到当前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要立足实际,以农业资源为依托,有机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借助信息数字技术助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稳步实现。实践是探索真理的必由之路,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更需要勇于实践探索,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为促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青年力量!
(图/文:毛明晨 王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