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晚,旅游管理系第二期“语旅零距离”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在B9五楼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举行。活动邀请了戴光全老师与同学们探讨大学生活、专业认知及职业规划的相关话题。旅游管理系党委副书记陈木龙,本科教研服务中心主任徐健出席活动。

01

活动开场
徐健老师首先欢迎同学们参与此次活动,她对本次活动嘉宾戴光全老师作了介绍,表示希望同学们通过与戴光全老师的交流,加深对专业学习和生涯规划的认知和理解。

02

嘉宾分享
在分享伊始,戴光全老师便强调了生涯规划对求学与工作的不可或缺性。他指出,由于每个人的理想目标独具个性,每个人的生涯规划道路自然也是千差万别。对于别人的人生经历,同学们既要吸取经验,也要根据现实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生涯规划。戴老师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同学们能够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戴光全老师发言
紧接着,戴光全老师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为同学们带来了求学与工作的经验分享。在深入的交流中,他还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读书治学、人生意义以及兴趣爱好等话题。戴老师谈及,在他的学术生涯和职业道路上,阅读习惯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回忆起本科时期,他离开家乡远赴上海求学,虽然最初对调剂到的地理专业并不感兴趣,但那段在图书馆度过的大学时光却让他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特别指出,正是这些图书馆的阅读时光,为他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戴老师特别强调,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对学习技能的基础训练和对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他呼吁同学们珍惜大学本科的学习时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锻炼对知识的理解力、感悟力和应用能力。本科生活中的所有学习和积累,都是同学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的一枚枚基石。
在读研之前,戴光全老师曾担任过一年的高中英语教师,也在一个成人高校做过教学管理业务和专业课老师,并且在工厂顶岗工作过一年。经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后,戴老师选择重返校园深造,并最终决定来到华工教书育人,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戴老师在面对人生职业选择时展现出的处世之道,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做事踏实认真、充分准备,并专注于过程,那么对于结果顺其自然,我们也能够问心无愧。这种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更能够引领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戴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戴光全老师的经历不仅是一段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份宝贵的人生智慧。我们期待着更多同学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美好的未来,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和机遇,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03

互动交流
在戴光全老师分享结束后,同学们纷纷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戴老师也就同学们所关切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宝贵建议。
以下为同学们较为关注的问题以及老师们的回答:
(一)学习相关问题
Q1.大学本科专业学习迷茫怎么办?
戴老师指出,对未来的迷茫是每个大学生都会经历的状态,不必过于担心。有时候,“跟随大流”、保持平均水平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不掉队”的过程中,给自己一些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去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方式。
Q2.大学本科阶段可以培养自己哪些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尝试阅读一些英文文献。其次,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技能和特长。例如,锻炼访谈能力、掌握问卷数据分析方法、提升编程能力,这些技能特长的培养,将使我们在学习中更具优势。最后,也不能忽视沟通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进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品质之一,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Q3.研究生阶段哪些品质比较重要?
戴老师指出:第一,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定力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枯燥而富有挑战性的,同学们需要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第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品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吸收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需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不断深入研究所在领域的前沿问题。第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对于研究生至关重要。比如问卷访谈和数据分析能力,在本科时期就要训练扎实。最后,在研究生阶段,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将使你能够更好地与导师、同学以及领域内的专家进行频繁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进研究工作。希望大家在本科学习阶段就能有意识地培养上述品质,为研究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Q4.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意义?
关于这一话题,戴老师们给出了如下建议。如果你对学术研究怀有浓厚兴趣,那么在本科阶段就应努力夯实学术研究的基础,以便在研究生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节奏,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而对于那些希望将硕士学习视为一段人生经历的同学,戴老师也支持大家选择,通过这段经历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升综合素质。无论是出于学术兴趣还是人生经历,研究生学习都是一段值得探索和挑战的旅程。
戴光全老师与同学们交流
(二)考试相关问题
Q1.研究生考试专业和导师如何选择?
在报考研究生时,专业的选择和导师的挑选都至关重要。戴老师认为,跨考专业确实存在不小的挑战。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建议应充分评估自身能力,并倾向于选择那些既让我们兴趣盎然又与本科专业紧密相连的方向。这样,既能发挥自己已有的专业优势,又能为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在选择研究生导师时,则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期望的研究方向进行权衡。
Q2.如何看待考研内卷问题?
针对考研内卷的现象,戴老师指出在竞争中应保持对自己的信心,坚信自己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在平日的学习中,应踏实认真,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能力。超越自我应成为我们的最大目标,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实现个人潜力的最大化。同时,要专注于学习的过程,而非过分关注结果。只有真正投入学习,用心体验每一个知识点,才能收获更多,为未来的学术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倾听老师的建议

04

活动心得
此次活动的分享与交流环节圆满结束,同学们的反馈十分热情。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共同回味着活动中的精彩瞬间。
2023级旅游管理2班赵晗:听了戴老师的分享,我感受颇深,在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以及他对人生自己的一些看法之后,我明白了我们在一生中做的很多事都不需要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在过程中我们尽了自己的力之后该属于我们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会来的。
2023级旅游管理2班吴悠:今天戴老师的分享,让我收获了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戴老师说,我们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不要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要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点,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这让我有了规划未来人生的动力,让我觉得我们的未来充满着无限可能。
2023级旅游管理2班郑洪彬:今晚听了戴老师的分享,解答了我的一些关于未来求学、职业方向的疑问。同时老师以自身的经历配合风趣的解说,让我了解到四十年前的大学生也会迷茫,这让现在迷茫的我感到不那么焦虑了。
2023级旅游管理2班欧阳霖:老师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求学过程,并解答了我的问题,我因此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我也对自己是否考研考博有了进一步的想法。
2023级旅游管理2班张海佳:听了今天戴教授的发言,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戴教授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点亮了我心中的一盏灯,让我对之前困惑不解的问题豁然开朗。戴老师的发言不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专业知识,还结合了许多生动的实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通过这次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戴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追求。我相信,在戴教授的引领下,我会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成果。
2023级旅游管理1班贺媛婧:今天我们去听了戴光全老师的讲座,感到深有体会。他从学习经历谈到人生规划,从身边小事拓展到未来理想。不仅如此,戴光全老师、徐健老师、陈木龙老师很热心地为我们解答了一系列困惑。希望以后多举办此类活动,大家都来参加!
2023级旅游管理2班何玉婷:今天戴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个人经历,为大家解答了关于学业、生活等方面的疑惑。其中,对戴老师提出的“少想,多做”印象深刻。任何事情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有所收获,而不只是焦虑而原地踏步。

05

活动总结
本次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不仅是倾听者,更是踊跃的参与者。在深入的交流中,学生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建议,对专业认知有了更广的视角,对个人生涯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此次活动的举办,得益于嘉宾们的慷慨分享、组织方的精心筹备以及学生们的热情参与。这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爱,更凸显了他们积极追求个人职业发展的坚定信念。通过“语旅零距离”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这一宝贵的平台,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更明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为学术生涯的稳步前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书写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活动现场合影
“语旅零距离”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是由旅游管理系主办,系本科教研服务中心、教师党支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承办,旨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平台,传播教师学术思想,分享教师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每一期“语旅零距离”将邀请专业教师作为分享嘉宾,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开阔学科视野,找寻人生价值,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案: 罗惠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