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头雁”导师带学生前往江门茶坑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走访

发布时间:2024-01-17浏览次数:322

为落实导师一对一帮扶指导“头雁”学员工作2024年1月13日,华南理工大学“头雁”专家导师团成员、我系李沐纯教授带领2022级研究生李璨、2022级本科生余艺帆、阳乐、2023级本科生刁琦豪,一行赴江门茶坑村开展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调研走访,对如何结合茶坑村当前的资源条件,以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的升级改造为契机,将新会陈皮文化融入地区文旅产业,促进茶坑陈皮产业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与华南理工大学“头雁”学员崔珀诚进行深度交流与探讨。

头雁学员崔珀诚作为茶坑印象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江门市人大代表、新会区人才顾问,带领调研团队先后走访了茶坑印象人才驿站、茶坑旧乡府、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等地,实际考察和了解茶坑村当前的产业资源、文旅项目、村容村貌和风俗民情。

(图1:实地调研茶坑村人才驿站)

 (图2:实地调研茶坑村旧乡府)

 (图3:实地调研茶坑村礼堂改造项目)

 (图4:参观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图5: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合影)

在交流中,崔珀诚向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带领团队在茶坑村创办企业七年多来的经营发展,面临的困惑,经历的挑战和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近年来,茶坑印象作为江门新会地区的青年之家、人才驿站、益农信息示范社-三农直播间和帼国创新创业基地,前前后后举办了超过百场次的活动,搭建了大湾区青年交流、创业和就业平台,为茶坑村的乡村振兴搭建起重要的桥梁。但是,如何围绕“启超故里”、“陈皮之乡”等相关主题,深入推进以新会陈皮、美食餐饮、产学研活动、特色客栈、中华传统文化、侨乡特色零售等相关业态的融合发展,需要深入的思考和全面谋划。

李沐纯教授指出,经过考察和调研,茶坑村不仅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独特的产业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陈皮产业支撑,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文旅资源宝地。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可以判断茶坑村目前仍处于文旅开发与融合的初期阶段,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如何结合当地独特的资源禀赋,打造出茶坑村的专属特色IP,讲好茶坑村故事,是目前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发掘“启超故里”的文化底蕴,崇文重教、家风、书院、侨乡等文化底蕴在茶坑交融汇聚,名人、名居、名塔、名品等资源要素建构特色基底,通过文化体验游、深度游激活市场,逐步解决当前业态体验不佳、文化融入不足的短板,打造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的新样板,茶坑村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次调研一方面是我系教师作为学校头雁导师切实落实导师一对一帮扶的指导工作,同时也是我系开展本科导师制一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此次赴茶坑村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茶坑村的文化、历史、产业现状和未来文旅融合的潜力与方向。通过与当地新农人、企业家的深度沟通和交流,加深了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意义的深刻认识,激发了同学们对区域文旅融合新的思考。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家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茶坑村能够在文旅融合、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焕发新的生机,为“头雁”计划增添新的成功案例。

 (图6:调研团队合影留念)

 (图/文:余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