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海内外人才招聘启事 (教学科研、博士后)

发布时间:2025-05-14浏览次数:597

单位概况: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01-150区间,跻身全球前150强。1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学成功迈入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成为学校首个、广东唯一进入全球顶尖水平行列的学科。

 

旅游管理系是华南理工大学独立的二级单位院级系,成立于2004年,是华南理工大学最早开办国际联合培养班的院系之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成绩突出。旅游管理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均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示范专业建设点,两个专业在2022软科专业评估中分别排名全国第5和第3,2022年旅游管理专业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我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全国最早建立节事研究方向的博士点、数字文旅与会展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乡村振兴学硕士点。拥有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广州新型智库、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旅游大数据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Tourism Management》、《管理世界》、《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学刊》、《地理学报》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100 余篇。

积极服务于大湾区、乡村振兴、数字中国、文化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注重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知名大型国内外旅游及会展企业建立实践教学或科研基地,50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国家、省市政府和企业采纳,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同时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成为华南地区集教学、科研、智库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重要基地。

                

教学科研人员招聘


招聘学科方向:

本单位面向全球招聘具有旅游创新与服务管理、数字文旅与大数据管理、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国际会展与节事管理、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等相关学科方向背景的英才加盟,共同致力于旅游管理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招聘岗位:“预聘-长聘”教研系列岗位

岗位信息

一、基本条件

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事业,思想政治素质良好,品行正派,师德优良,学风严谨;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外籍人才要遵守我国法律法规,认同我国教育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理念。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

 

二、科研工作经历和学术水平条件

1.  长聘教授(Professor,Tenured)

1)一般不超过50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务;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或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2. 准聘教授(Professor,Tenure Track)

1)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博士毕业后在海外一般应具有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且学术业绩突出;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创新能力强,学术发展潜力大,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成果。

3. 准聘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Tenure Track)

1)一般不超过35周岁,最大不超过40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一般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

3)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

*学术水平特别突出者,在年龄或工作资历等条件上,学校可视情况适当放宽。


三、支持条件

1. 优厚待遇:

1.1按事业编制聘用。

1.2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高端领军人才或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薪酬可按“一事一议”商谈。

1.3提供安家补贴,同时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公租房。

1.4准聘副教授按副高标准、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按正高标准,享受社保、公积金、医疗等相关福利待遇。


2. 科研支持:

2.1准聘副教授具有副教授学术头衔,聘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独立开展学术研究。

2.2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具有教授学术头衔,聘为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招收博士后,组建学术团队。

2.3提供良好的科研空间和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2.4权威专家指导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


3. 子女教育:为子女提供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


4. 湾区发展优势:

4.1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其在广州市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4.2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四、申请流程

1.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但不限于出生年月、教育工作经历、教学科研成果等)发送至学院人事秘书邮箱:mcynsong@scut.edu.cn。

2.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将以邮件形式通知面试。

3.学院面试通过者,按照学校有关政策与程序上报学校审批。


博士后招聘


一、招聘岗位

至臻博士后、A岗、B岗


二、基本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修养,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2.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含)以下。

3.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4.全职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合作导师

姓名研究领域联系邮箱
戴光全节事节庆管理与会展经济、旅游规划与旅游地理、社会与文化地理gqdai@scut.edu.cn
江金波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创新、文旅融合、度假地开发与管理研究等jbjiang@scut.edu.cn
吴志才乡村振兴与减贫治理、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数字乡村与城乡融合zhcwu@scut.edu.cn
汪秀琼企业战略管理、旅游管理全球化与地方发展ecwangxq@scut.edu.cn
李沐纯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旅游经济与服务创新、旅游企业财务与战略管理limch@scut.edu.cn
余传鹏企业创新管理、数字创新旅游组织行为yucp2015@scut.edu.cn
崔庆明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野生动物旅游cuiqingming@scut.edu.cn
徐 健城乡融合发展、景观感知评价、数字旅游、人工智能与系统工程jianxu@scut.edu.cn
黄幼麟旅游者线上行为、旅游幸福感、出行偏好、人工智能隐私问题ylinhuang@scut.edu.cn

   

   

四、申请流程

1.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但不限于出生年月、教育工作经历、教学科研成果等)发送至学院人事秘书邮箱:mcynsong@scut.edu.cn。

2.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将以邮件形式通知面试。

3.学院面试通过者,按照学校有关政策与程序上报学校审批。



五、联系我们

联系人:宋老师  

联系电话:020-81182915

电子邮箱:mcynsong@scut.edu.cn

学院网址:https://www2.scut.edu.cn/tour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