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波


江金波 / Jinbo Jiang, Dr.Prof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一、研究领域(Field of Research)

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旅游业创新与文旅融合、旅游与区域发展研究等

二、主授课程(Courses offered)

旅游学术前沿、旅游研究方法(博士生);度假地开发与管理研究(硕士生);旅游目的地管理、会展业现状及趋势——会展业态创新(本科生)等

三、代表性科研成果(Representative resul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一)纵向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23ZDA091)【在研】

2.国家自然基金:政策创新的时空扩散、效应评估及其路径优化研究——以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政策为例(项目批准号:42271238)【在研】

3.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省域旅游业创新能力的空间格局、演化机制及其协调发展(项目批准号:41671150)

4.国家自然基金:中国旅游业创新能力的时空演进模式及其动力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41340020)

5.省部级项目: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政策效应及其空间格局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A1515011627)等6项

(二)社会实践类课题(代表作)

1.西坪镇赤石村旅游发展规划

2.广州文旅元宇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3.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4.南方美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5.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评估报告

6.广东省文旅消费调研报告

7.黄埔军校游客容量测算及其管理优化研究

8.广东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9.汕尾市红海湾东尾村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

10.广州市增城区民宿产业发展规划

11.广州夜间文旅消费调研报告

12.八乡山镇粤东大峡谷景区创建AAAA级景区实施方案

13.岭南文化商旅活化提升路径研究

14.红山镇新白村红色文旅产业综合体发展规划

15.汕尾市金町湾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

16冼太故里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及冼太故里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17.清远飞霞山旅游产业园规划

18.中山市板芙镇休闲农业旅游项目开发规划

(三)科研论文(代表作)

[1]文旅融合政策创新体系研究——基于中央政策文本的“主体-路径-工具”三维框架分析. 旅游学刊, 2024, 39 (05): 31-44.(通讯作者)(CSSCI)

[2]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城市旅游形象影响路径研究——以西安市为例.人文地理.2015,30(3):130-136.(第一作者)(CSSCI)

[3]怀旧情感对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人文地理,2021,36(5):83-91.(第一作者)(CSSCI)

[4]Pathways to tourism eco-efficiency: fresh insights from a configuration perspective.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21. https://doi.org/10.1080/13683500.2024.2406413(第一作者)(SSCI Q1)

[5]国外旅游创新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地理,2017,37(9):215-224.(第一作者)(CSSCI)

[6]珠江三角洲旅游创新的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二象对偶理论视角.地理研究,2018,37(09):1751-1761.(第一作者)(CSSCI)

[7]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系统及其驱动机制框架——以佛山陶瓷工业旅游为例.企业经济,2018,37(5):5-13.(第一作者)

[8]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泛珠江三角旅游合作创新研究.旅游学刊,2017,32(10):67-77(第一作者)

[9]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旅游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测量——以9家旅游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企业经济,2017,36(10):107-113.(通讯作者)

[10]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进藏骑行者旅游动机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4):408-414.(第一作者)

[11]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政策工具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文本分析.城市观察,2021,5:7-19.(第一作者)

[12]自由贸易试验区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2):1-8.(独立作者)

[13]基于系统评价法的政策创新研究综述——对Web of Science核心集文献的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19,31(3):134-144.(第一作者)

[14]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出入境旅游与国际贸易互动关系研究.旅游导刊,2018,2(05):89-93.(第一作者)

[15]虚拟旅游体验中真实性感知对实地旅游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情绪评价理论视角.贵州商学院学报,2022,35(4) :38-49.(第一作者)

[16]基于怀旧动机的景区内部游客时空行为模式研究——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中大管理研究,2015,10(03):22-40.(第一作者)

[17]基于旅游体验的景区质量标准解析与重构.旅游论坛,2020,13(5):24-34.(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21第3期)(第二作者)

[18]香港经济-旅游-文化耦合协调及障碍度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2):19-29.(第一作者)

[19]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态势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旅游论坛, 2023, 16 (05): 65-76.(第一作者)

[20]从国际化转向看中国旅游学术知识生产规律与特征——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统计分析.旅游学刊,2022,37(2):142-154.(第一作者)

[21]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residents’ support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ncient villages: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ptions of conflicts in the tourism 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2021, 13(5): 2455.(通讯作者)

[22]A sustainable tourism policy research review. Sustainability, 2019, 11(11): 3187.(通讯作者)

[23]How doe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ffect tourism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4: 1-17.(通讯作者)

[24]Myths,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constructing tourist attractions with local knowledge.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4: 1-17.(通讯作者)

[25]旅游电子商务成熟度对在线旅游预订意向的影响——以携程旅行网为例.旅游学刊,2014,29(02):75-83.(第一作者)

[26]How does the digital economy affect green innovation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23: 1-27.(通讯作者)

[27]旅游产业结构及其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路径研究——以广东省为例.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04):16-24.(第一作者)

[28]Study 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ourism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s Provinces.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i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2020: 199-217.(第一作者)

[29]中国旅游创新的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的研究.人文地理, 2011,26(4):29-34.(第一作者)

[30]旅游购物市场的影响因子及其发展对策——基于潮州市旅游纪念品市场的调查分析.消费经济,2009,25(5):39-41.(通讯作者)

[31]Tourism E-Commerce and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ISSHP).65-68(第一作者)

[32]论城市传统节庆旅游开发的原则与市场运作.商业时代,2009,7:96-98.(独立作者)

[33]客家文化的二元结构及其文化生态解释——兼议客家文化的审美辩证.学术论坛,2006,(02):176-180.(独立作者)

四、教学研究成果(Results of teaching research)

1.教育部.经济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2017)jⅡjw-y9160010

2.广东省教育厅.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014,7-2016,6)

3.广东省教育厅.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2-2014)

4.广东省教育厅.高水平大学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1-2013)

5.教研论文(代表作):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理工科背景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探索(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文科课程探索性实验教学的三大改革(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一流本科专业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会议论文)等8篇。

五、教材与著作(Textbooks and works)

1.旅游景观与旅游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会展项目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第二版)

3.旅游策划原理与实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2021)

4.旅游与接待业: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5.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in China, Asi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Spring 2020)等6部。

六、奖誉(Honors)

1.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

2.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4)

3.第五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评选二等奖(2020)

4.新型智库治理论坛CTTI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23)

5.《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优秀会议论文奖(2023)

6.《旅游科学》年会优秀会议论文(2024)

7.山地旅游与国家公园国际学术会议优秀报告(2024)

8.中国-西班牙旅游与接待业国际会议优秀会议论文(2023)

9.第八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2015)

10.改革开放40周年会展经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2018)

11.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2016)

12.第 18 届中国好创意乡村旅游设计专项赛三等奖(2024)

13.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2011)等

七、社会兼职(Part-time social work)

教育部本科旅游管理类教指委委员、广东省高校旅游管理类教指委副主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国家自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科文卫咨询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省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澳门休闲旅游服务创新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级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出版社规划教材评审专家(十四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精尖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乡村旅游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协会副会长、广州旅游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个人理事等。

专业期刊审稿人:《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旅游科学》、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热带地理》、《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