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者:王丽方
- 发布时间:2020-05-04
- 浏览量:1308
今天,2020年2月28日,小雨,4℃,是的,无边丝雨细如愁,在这天寒地冻又没有暖气的地方,书桌好像冰玻璃,写字嫌手冷,写出的字也歪歪扭扭。结束了刚上的网课,独自坐在书桌前,不禁发出一声感慨:网课好无聊,我想上学。
也许不少的同学以前也渴望着放假,不用上学,宅在家里,现在已经满足他们了,他们也表示从来没有这么想渴望开学。最近关于疫情好转的消息不断地传出,我觉得我们马上就要打赢这场战争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们也要继续响应国家的号召,为祖国作贡献,不出门把病毒闷死在家里。我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这一个多月来,我一直宅在家里,虽说人在家,但其实我的心在外,我一直关注着这场战役,关注着全国人民的动态,看了很多新闻,也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最艰辛的时期,我内心很有感触,觉得成长了许多。
第一个我觉得就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的老家在湖北黄冈的一个县级市。而我今年在这里过年。我家就在马路附近
图摄于2019年夏天,马路上人来人往。
这里距离武汉大约只有100公里,属于疫情相对严重的地方,平日里街上人来人往,现在却空无一人,
今天的国道,路上少有车来往。 各个村口也都有疫情防控车把手,
封守在各村口的车
这座小城如今异常地安静,各家各户大门紧闭,马路旁的宣传车重复的播放标语,国道上偶尔有新型肺炎转运车出现。
前天摄于我家三楼
配合着只有路旁边电线杆上的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刻这不是诗人笔下的那种宁静,而是一种白色的寂静。
这里的空旷,却让我的心感受到了100公里外武汉个门诊医院里面的“热闹”,从这场战役爆发开始以来,武汉的医生们便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地冲锋在一线。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每天发热的病人远远的超过了医院的容纳量,这也意味着远远超过了医生们每天的工作量,而这些医务人员顶住压力,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为每一位病人争取最佳的治疗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丝希望,其中网上流传的一张照片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位女医生在摘下口罩之后,口罩的印记仿佛像烙印,疲惫的眼神中带着血丝,憔悴的面容……
我想这一定是她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导致的。在我心中,她是伟大的,是最美医务者。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如此坚定地投入到这场战役中,燃烧自己,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呢?我觉得是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和责任。如今,中国遇到了百年未遇之大变,他们坚定了这种信念,这种使命感使得他们要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拼命救人,其工作负荷远超常人想象,许多医务单位还下发了强制休息令……
现实是这样,这场战争让很多医务人员失去了的生命,他们也有家,它们可能也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即便是这样子,医务人员还是前赴后继,发热门诊医生不够,其他门诊医生来凑,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这场战争输了,整个中国都要遭受巨大的损失。这种使命感也影响了我,一想到这,我觉得网课其实并不无聊,无聊的是我的内心罢了,我有点惭愧,心中好像有一股力量在燃烧,一种好男儿矢志报国的力量,作为当代大学生,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知识,积极锻炼身体,不要荒废自己的大好青春,学好一身过硬的本领,在国家有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能力拯救和建设自己的国家,为她添砖加瓦。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场战争,我彻彻底底从内心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了,甚至愈发的理解国歌中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的那种磅礴巍峨的力量。战役爆发的时候,武汉的各项资金不够,床位不够,物资也不够,医护人员不够,面对着每天不断增多的确诊病例,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顺利地克服了一项又一项的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资金不够,大家来凑!韩红基金会,红十字会,各企业代表,商业代表,以及热心的我们,甚至是拾荒老人等都在这场战役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一夜之间,数字就变成了十位数,各大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在这个时刻也捐赠了巨款,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那个时刻我觉得安全感十足,国家真强大!同时,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为中国有这么多有爱心的人士,以及有社会担当的企业感到骄傲。
床位不够,雷火支撑!许多年轻小伙在听到建设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的消息时,自愿开着挖掘机去帮忙,放弃了除夕夜陪着家人团圆的宝贵机会,在寒冷的工地上通宵作业,但他们不孤单,因为暖心的大家也当起了云监工,几百万人陪着他们,见证着他们一周完成医院床位建设的奇迹!所谓的中国速度,这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奇迹。
物资不够,海外代购!许多物资是能够实现国内供给平衡的,比如山东甚至跨省捐赠大量蔬菜给予武汉。但类似于口罩防护服这种物资,一线消耗非常多,在国内物资缺乏的情况下,各大高校的海外校友会以及中国留学人员,企业等等,团结一致,不约而同利用自己的人脉,尽自己的能力在海外购买许多防护物资送回祖国,送到一线。这很好地缓解了武汉的燃眉之急。他们在海外是祖国坚强的后盾,祖国也是他们永远的归宿。
四大名医,强强联手!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大医疗名校,纷纷派出自己培养的医护精英们,空降武汉。甚至还推出了帮扶制度,即一个省的医护人员帮扶湖北一个市,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奔往同一个目的地,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实体现。团结的力量是无限大的,这力量大到可以拯救全世界。
写到这里,愈发的觉得惭愧,我想到了钟南山院士的两鬓斑白;我想到了李文亮医生的高风亮节;我想到了无数冬日里的逆行者……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我想上学,此刻的我不是因为无聊想上学,而是因为我想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就像他们一样。就像周总理所说的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手中的笔不再那么寒冷,伏案的书桌也不那么冰凉,网课我也觉得生动了起来,顿时全身充满了力量。我将带着这股力量勇敢地走下去,无论寒冬炎夏。
一周前,这里下了一次雪,武汉也下了,
自己堆的雪人,为武汉加油
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同心抗疫,来日可期,致敬伟大的祖国!2020,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