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
  • 发布者:王丽方
  • 发布时间:2020-05-04
  • 浏览量:517

凄风苦雨笼江城,疫云蔽日楚苍茫。

华夏自古同阴雨,鄂蒙何曾是两乡。

珞珈石楠年年绿,东湖樱花度度红。

待到旋师喜捷日,与君重诉梨花梦。

 

“等我从武汉平安回来,一定娶你!”

“对不起妈妈,除夕,我也不回家了……”

“我把命都交给你了,还会在乎这一头长发?”

“孩子不哭,妈妈这一仗,不能输,等我回来……¬

这是谁的儿女?又是谁的父母?这是谁的妻子?又是谁的丈夫?亲爱的人啊,来不及记住你的笑脸,你已毅然投身防疫浪潮。普通,但不平凡,你们同样是血肉之躯,筑起的却是一道道长城堡垒,艰难险阻,九死不悔!纵然料峭春寒未曾褪去,你们胸怀大爱,逆向前行,燃遍了沉默大地的残雪,融化出一个温暖斑斓的春天。

是他们,逆着万千车流,毅然奔赴前线,在这没有硝烟的“博疫”战场上,与病魔殊死搏斗,为全国人民筑起守卫的城墙;是他们,逆着风雪,满载物资前往疫区支援,在短暂的间隙中与亲人相拥,拭去眼泪,掩去思念,扛起生命禁区前行的风帆;是他们,连夜“急行军”,铺设碎石,压实基础,开挖基槽,“十天完工”的中国速度不禁惊艳了世界,更筑起了防疫的万仞高山;是他们,用点点滴滴的温暖汇成大爱,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驱赶绝望,共克时艰,为疫情前线送去最诚挚的祝福与问候……

回家过年,安放乡愁,是每个中国人永恒不变的牵挂,是每个中国人心底最深处的文化胎记。而今年,他们集结远征,驰援武汉,用行动践行职责,用真情守护生命,认不得他们的模样,只在新闻报道中得知他们的消息,恶劣的环境,紧缺的物资,疲惫的身躯,治愈的,是希望……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了你,更庆幸,危难时刻身边有你。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您说:“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国家。”

84岁仍挂帅逆行的钟南山院士,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您呼吁大家远离疫区,自己却不顾安危逆流而上。哪怕是高铁餐车的一角,也要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实地考察,现场调研,征衣不解,开专家会,解答疑问,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您坚信“有一种力量”,为战“疫”的人们加油:有你,有我,中国行!

您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同时,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愿用渐冻的生命,与千千万万白衣卫士一起,托起信心和希望。”

“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奋战在最前线三十余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一致评价。他的双腿,上下楼越来越艰难了,每每遇到别人的关切寻问,他都含糊搪塞:膝关节不好。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他那高低不平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几十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张定宇院士依旧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提起那个埋在心里的秘密。“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

您说:“什么是医生最大的快乐?我说,看到那么多的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七十三岁的李兰娟院士常常深入重症监护室,认真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脱下防护服后,脸上的压痕清晰可见。为了鼓舞士气,您让助手在防护服上写下“加油”二字,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坚决顶上去。已到古稀,您仍旧奔波一线,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哪里需要您,您就义无反顾。机场的饺子是您的年夜饭;排满的日程表是您与病毒的竞赛;脸上的压痕是您最美的“勋章”,更是撼人心魄的责任担当。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

他们说:“我站出来,不仅为了责任,还因为我们同根,隔离病毒但绝不隔离爱,我相信爱和希望要比病毒蔓延的更快,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而我们都是战士。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这是南航从肯尼亚至广州的“口罩”航班,舱内并无旅客,肯尼亚华人购票后,第一时间将无偿捐赠的救援物资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送达祖国;这是武汉市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忙前忙后,负重担当,面对居民的不解,咽下自己的心酸,只因一句简单的 “谢谢,辛苦了”,已是泪如雨下;这是一位十五岁的少年,只身一人,单车行千里,从国外“人肉”背回1.5万只口罩,一名销售员感叹:“这个民族太团结了,他们将战胜一切困难!”;这是一群团员青年组成的战役志愿突击队,面对狂风伴随着的滂沱雨水,依然选择坚守原地,“粤北守夜人”踏着晨曦而来,披着月光而去;这是一位拾荒老人,将自己积攒的一万元无偿捐给了武汉,署名“知恩者”,他说:“我受党的恩惠太多,国家有困难,我一定要尽一份力量……”

他们说:“在风霜雨雪中镌刻不凡青春,在急流险滩中书写不朽芳华,我并不是什么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我。”

零三年,全中国守护着九零后,二零年,九零后守护着全中国。白衣天使,是他们让人泪目,也是他们让人满血复活。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当疲劳过度时,他们便躺在地板上和衣而卧,当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早已将他们的衣背打湿,当病床上的老人因为害怕留下眼泪时,他们握住老人的手说:“可以治愈的,我们一直都陪着你。”当有患者痊愈时,他们开心的也会像是一个三岁的孩童,为了提高患者们的免疫力,她们与患者们一起跳起了广场舞,厚厚的防护服让他们看起来像极了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熊,虽然动作不标准,但是我们却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中看到了中国战士可爱的模样,看到了中国战士的乐观与团结,看到了中华战士救死扶伤的信仰,不畏艰难的勇气,不辱使命的担当。

他们说:“疫情之下,爱未远离,我知道你在向我靠近,我没有很刻意的去想念你,只是在很多很多的小瞬间想起你,比如无数个闭上眼睛的一瞬间”

爱情有千千万万种,而这一种是最美的模样。是她,在隔离病房奋战十一天后,终与爱人见面,隔着玻璃的深情一吻,倾诉了浓浓的思念,说尽了一生的眷恋;是他,职守一线的交警,妻子是隔离病房的护士,隔着厚厚的玻璃,匆匆一见,用电波传递叮嘱,来不及诉说柔情,随后再一次逆向前行;是他们,一个为职责使命前行,一个为爱情坚守等待,离别满是泪光,但更多的,是无私的爱和支持。

我说:“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等地铁里的人多到挤不上这一班,等大排档里吵到必须扯着嗓子说话,等去武大看樱花的人比花还多,等过早抢不到最爱的那碗热干面,等汽车把二桥 堵得 望不到头,我们可以笑着飙一句我信了你的邪。”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同心战疫,来日可期,我相信,春暖花开,我等待,英雄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