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下午,我院开展庆祝华南理工大学组建70周年暨建校105年专题系列学术讲座:名刊论文写作与发表。本次讲座以线上会议形式举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首批国家一流课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负责人、《公共行政评论》编委陈那波受邀作了题为“当理论照进田野:学术研究中的理论思辨与经验体察——基于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的思考”的讲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管兵教授主持讲座,来自院内外250多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陈那波教授表示,本次讲座主要是由研究谈感受,跟大家分享自身通过一个完整的研究经历所获得的体会,主要从学术研究中的理论困境、田野调查中的理论引入及研究举例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陈那波教授首先剖析了学术研究中常见的理论困境,包括理论是什么、理论贡献是什么、理论是否都来自故纸堆、从理论如何到经验等。陈教授由《三体》一书引出理论的内涵,即概念、命题和理论体系,并指出要从理论的构成来理解理论贡献,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可以以提供故事、寻找特例、增加条件、另起炉灶的方法实现从理论到经验的过程。对于田野调研中的理论引入问题,陈教授指出,我们要学会在田野调研中构建问题,寻找需要解释的现象,不断地在比较中寻找差异,并且建议研究者用观察日志记录理论饱和的过程观察日志应该包含事实、感想、求证三个部分的内容。陈教授以《国家、市场与农民生活机遇》这篇学术成果为例,更深刻地阐释了学术研究中问题的产生、方法设计和田野感悟、理论上的推进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最后,在交流互动环节,南京大学陈家建教授、暨南大学颜昌武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颜海娜教授等老师分享了相应的心得体会,并表示在本次学术讲座中收获颇丰,同学们也积极提出自身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陈那波教授耐心答疑。本次学术分享对学术研究中的理论与经验之间的构建与思辨关系阐述的很透彻,令参与师生都受益匪浅。




图文:李玉枝
初审:神碧莹
复审:周勤
发布:李亦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