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期中教学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本科期中教学检查情况的通报    

  发布部门 [ 教务处 ]    发布时间 [ 2016-01-11 09:37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各学院、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学校于第10-12周(2015年11月9日—27日)结合学校“2015年本科实验教学工作评估”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活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本次检查主要内容为实验教学过程及实验室建设管理。学校成立6个工作小组通过随堂听课、考察实验室与查阅学院教学档案资料等方式深入教学一线开展实验教学检查工作。各学院重视本次期中教学检查工作,认真开展自查自检及准备相关资料,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小组,取得良好效果。


一、总体情况


1. 实验教学过程


绝大多数实验授课教师备课充分,讲课熟练,要求学生预习;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及实验安全注意事项等对学生交代清楚,并注意与理论课的衔接与互补;示范操作正确,规范。多数教师在实验课堂上能做到边讲解边示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学生遵守纪律较好,到课率较高。


2. 实验教学资料


多数学院或教学单位负责人到现场汇报本单位实验教学情况;实验评估自评报告、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教学排课表等资料基本上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准备并归类摆放;绝大多数实验都有较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及时更新的教材讲义(实验指导书t讲稿)等;学生实验报告能合理保存。


3. 实验室建设管理


实验室开放:部分实验室能做到计划外的开放,且开放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大部分学院或教学单位建立了实验教学网站,并及时更新网站信息资源。


实验室日常管理:各实验室都有明确的实验室责任人,并在合适位置予以公布;仪器设备上有固定资产标签,且定期维修,保证能满足教学需求;卫生管理工作较到位。


实验室安全防护:各实验室均备有消防设备等安全防护器具。个别实验室能做到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消防演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实验教学过程


(1)实验课课堂纪律与教学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教师对实验课课前纪律的管理不够严格,部分实验课存在学生迟到、旷课问题,个别课程迟到率高达50%;实验过程中,部分老师监控不到位,以致学生进行分散实验操作时场面较为混乱,个别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


(2)实验安全问题有待进一步重视。少数教师在实验前未提及学生实验操作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亦未提醒学生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3)个别教师上课只简单地交代实验内容和过程,没有启发学生联系理论课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还有个别教师没能合理安排时间,讲授的时间太长,导致学生操作的时间太短,影响了学生的动手实践。


(4)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检查不够认真细致,没有发现学生实验数据不合理或更改数据的问题。一些教师未能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只在学生实验报告上打了总分,未对报告内出现的问题作批改。


2. 实验教学资料


(1)个别单位未按检查要求认真准备材料,出现了材料准备不足、准备的材料不符合检查要求或材料未按要求分类摆放的情况。


(2)个别课程的实验报告格式不规范。


(3)部分单位没有实验室或重要仪器使用记录本,或有记录本但没能认真做好使用记录,还有部分记录本出现填写不合理或为了应付检查而补填记录的情况。


(4)部分单位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如实验教改项目,设计性、探索性实验项目)及反映实验教学效果方面的文件及支撑材料极少。


3. 实验室建设管理


(1)部分实验课场地和环境较为简陋,设备摆放不够整洁;部分实验室面积偏小,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单独动手操作的需求;部分实验室各类规章管理制度等未上墙。


(2)部分实验室没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或黑板,或实验室较大而投影幕布数量少,也有部分实验室存在设备老化或软件版本落后的现象,导致授课效果欠佳。


(3)部分单位没有建立实验教学网站和提供网上实验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浏览。


(4)一些实验室没有搞好清洁卫生。部分实验室内或门外过道堆放杂物或淘汰设备仪器,未及时清理或报废,存在安全隐患。


三、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学校层面


(1)完善实验教学相关规章制度


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得实验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制定政策鼓励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奖励科研成果转换为本科实验教学内容。


(2)加大实验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快我校实验教学条件及设备的改善步伐。


(3)定期开展实验教学检查


学校要将实验教学检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长抓不懈,定期开展实验教学的抽查与指导,形成长效机制。


2. 学院层面


(1)确保实验教学的各项费用落实到位


学院要根据各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保障“本专科业务费”(内含的实验耗材费不得以其它的名目挤占、挪用)的合理使用;根据轻重缓急有序向学校申请“本科教学设备费”,增添或更新必需的教学设备仪器。


(2)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与管理


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补充和更新实验项目;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强化如下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一是要加强实验教学课堂纪律管理,任课教师对学生迟到、纪律松散等课堂不良行为要严抓敢管,维护实验教学课堂严肃性;


二是按时提交实验课表,不得擅自以理论教学课时挤占、挪用实验课时;调停实验课按规定报批;


三是严禁在实验报告批改时只打分,而对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未做批改的行为;


四是落实实验教学过程相关材料的归档备案(可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3)强化实验教学安全教育


各学院应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落实,创造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同时强化实验教学安全教育,做到课前告知学生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并严格督促学生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指导书规定进行实验操作,杜绝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






教务处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2016年1月11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