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语”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绿意润语”外语标识优化行动

时间:2024-03-01浏览:265

为全面推进广州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助力《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贯彻实施,224日上午,在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巫喜丽率领“丝语”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7名队员,前往广州市流花湖公园开展“绿意润语”外语标识优化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队合影

当日上午,服务队一行在园区负责人的陪同下开展了实地调研。园区负责人为服务队详细介绍了流花湖公园的由来、历史建筑及园区建设举措。流花湖公园多年来致力于打造“市民最喜爱的公园”,对公园基础设施、水体生态修复、公园碧道等开展了多轮升级改造,重点优化了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指引、古树名木信息化标识等相关的导视系统,整体提升了园区的游园环境,让老公园焕发新活力。

服务队在了解了园区的整体情况后,兵分两路对园内的标识系统进行深入诊断,重点关注了园区道路指示牌、公共卫生间、应急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分析外语标识译写中存在的问题,为园区后续的语言景观提升提供优化建议,以实际行动助力“绿美广州”及国际语言环境建设。

志愿服务队现场调研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是“丝语”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2024年首场线下活动。活动将语言服务与公园的园容园貌建设相结合,助力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国际友好氛围。队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能够将自身的外语优势转化为实践效能,同时也认识到公共标识在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体现城市文化内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呼吁更多人关注公共场所的外语标识译写现状,共同参与广州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提升广州的城市形象。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将积极融入外国语学院 “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人才培养为使命、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丝语”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品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持续开发打磨标识译写服务及文化外宣相关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为讲好中国故事、湾区故事贡献语言之力。

图文/林芊芊 李彦泽 “丝语”语言文化志愿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