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在行动

时间:2023-10-30浏览:526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三创工作”推进会在外国语学院顺利召开。研究中心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参加会议。

会上,巫喜丽主任向研究中心学生科研创新团队介绍研究中心基本情况。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研究中心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坚持家国情怀与学术自觉、理论探索与服务实践、协同创新与对外交流相结合,致力于打造集科研创新、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学科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高端智库。

巫喜丽主任、战双鹃副主任向大家介绍中心情况

战双鹃副主任介绍了团队三创工作的相关活动与安排,并特邀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新闻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梁瑶同学分享“挑战杯”竞赛的准备工作及心路历程。梁瑶同学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二等奖等荣誉奖项,现已成功保送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其分享为中心后续的创新创业比赛准备以及学生团队成员的学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

梁瑶同学向大家分享“挑战杯”参赛经验

分享会后,巫喜丽主任向研究中心成员介绍中心的发展规划,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未来,外国语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将积极助力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发挥团队特色优势,着力在语言志愿服务、语言扶农、创新创业竞赛等重点领域培养人才、服务社会。

为庆祝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提升研究中心语言服务实践能力,1014日,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在巫喜丽主任、战双鹃副主任的指导下,参加了“帆起南越·丝语千年”海丝文化节活动,深入学习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融史,实地调研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语言文化遗产。团队以“语言考古”为切入点,钩沉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史迹史料,深挖史迹点的历史故事,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广州的海上贸易、宗教交往、艺术交流等活动带来的语言景观与社会发展的共变关系,为打造海丝主题晚会会场布置提供建议,并对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校对,获得有关部门的肯定。

究中心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参加2023海丝文化节

科研创新团队还就如何传承海上丝绸之路语言文化遗产开展学习座谈,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外语人的优势,以“语言”小切口探讨海丝“大问题”,做好语言资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助力讲好海丝故事。

图文/张文婧 范露 王宇豪


附: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概况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资源研究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致力于打造集科研创新、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学科孵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特色智库,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语言治理水平、促进语言文化资源的传承融合提供学术支撑、实践指导及智力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治理与语言研究中心由巫喜丽主任、战双鹃副主任、王杨钰副主任牵头组建,并聘用了公共管理学、建筑设计、新闻传播、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研究队伍,目前研究中心已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20余项,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30篇,发表报刊理论文章近20篇,提交决策咨询报告10余篇,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