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

时间:2025-08-27浏览:3519

 黄婷汉族安徽宁国人博士讲师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教研项目在德国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德语学术专著一部在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发表论文数篇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德语语言学二语习得

 

教育经历

2002-2006华东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

2008-2011同济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0德国波鸿大学交流学习

2011-2016德国波鸿大学获博士学位 CSC奖学金

 

工作经历

2006-2008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教师

2017-2020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

202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课题

1. 主持2024年度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示范课堂)

2. 主持2024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3. 主持2022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

4. 主持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一般项目

5. 主持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

6. 主持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

7. 主持2022年度华南理工大学教研教改项目

8. 主持2019年深圳大学人文社科项目

9. 参与2021年度全国科技名词委研究项目

10. 参与2022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

 

发表论文

1. 《德语关系表达面面观》, 载于《德语学习》2009年第6期, 58-64页。(2009) 
2.《法律术语翻译等值分析-以(德国民法典)之(物权法)为例》,载于《“面向翻译的术语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文集》,199-207页。 (2011) 
3. Überlegungen zur Vorbereitung auf den Subtest HV. In: Yu, Xuemei (Hrsg.): TestDaf-Training und Studienvorbereitung. München: Iudicium Verlag, 176-186. (2009) (第二作者)
4.Spracherwerb der Kleinkinder in zweisprachiger Umgebung – Am Beispiel Kinder chinesischen Ursprungs in Deutschland. In: Zhao, Jin/Szurawitzki, Michael (Hrsg.):  
Nachhaltigkeit und Germanistik. Fokus, Kontrast und Konzept.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63-70. (2017) (第二作者)  

5. 《基于SC教育理念的外语通识课程改革--以“积极学习类”教学法为例》,载于《理论观察》,154-159页。(2022)

6. Rezension zu Lirim Selmani: Adjektiv. Muttersprache. Jahrgang 133, Heft 1-2, 159-161. (2023)

 

出版著作

1.Das Passiv im Deutschen und Chinesischen - Am Beispiel der Fachsprachen der Chemie. Frankfurt a. M.: Peter Lang, 2017. (学术专著,被收录为Deutsche Sprachwissenschaft International系列书籍第24卷)

 

获奖荣誉

1. 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 第五届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3. 广东省第七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

4. 卓越大学联盟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5.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竞赛暨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6. 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7. 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

8. 深圳大学腾讯益友奖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