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年7月16-27号
形式:课堂教学,进村调研,体验生活,联欢汇演
日程表
时间 | 日程 | 人员 | 物资 | 备注 |
6.15-7.15 | 各种准备 | 全体 |
|
|
出发那天(7.16) | 早上包车去,下午到与师生见面,安顿住宿,下午分组下到各班,熟悉环境,下午四点左右去镇上买生活用品,晚上备课,有必要的话,在宿舍开个简会。 | 全体 | (联系好午餐) | |
第二天 | 8:30-—11:00上课 14:00-17:00 活动或教学,英语和数学穿插,教歌或介绍大学生活。调研组出发 | 调研组教学组 |
|
|
第三天 | 照常 | 全体 |
|
|
第四天 | 照常 |
|
|
|
第五天 | 早上上课,下午素拓 | 全体 |
|
|
第六天 | 照常 | 全体 |
|
|
第七天 | 照常(下午可排练) | 文艺组 |
|
|
第八天 | 早上,下午各班组织活动 | 全体 |
|
|
第九天 | 上午照常,下午排练 | 全体 |
|
|
第十天 | 上午照常,下午排练 | 全体 |
|
|
第十一天 | 早上排练,下午文艺汇演 | 文艺组 |
|
|
第十二天(7.27) | 早上短暂告别返校,下午回到校,午饭自备 | 全体 |
|
|
1.正常的上课时间就是上午8:30~11:00,两节课,中间休息做游戏,下午2:30~4:30连堂,中间也插些游戏 ,下午早些下课的话留些时间就会进行一些球赛之类的活动 。
2.调研组的同学有部分时间参与教学而已,到时要满村跑了。
各项工作人数分配(每组第一个为组长)
这次三下乡准备阶段分工分为4组:
统 筹组 : 辅导员赵老师 张建成 黄小婷 孙嘉玮
统筹组工作:物资管理(张建成) 记录每日开支(黄小婷),照相资料,视频资料(孙嘉玮),日程安排、了解学生人数以便打印教材数量
教学组:黄小婷 徐权 王美莎 刘天然 王怡然 曾晓珠 阮薇 杨广军 张觅觅 杨恋(由黄小婷总负责)
初一组的备课人员:刘天然 王美莎 阮薇 张觅觅
初二组的备课人员:黄小婷 王怡然 杨广军 孙嘉玮
日语专业同学自成小组,独立备课。日语: 杨恋 徐权 曾晓珠
日语课上课时间由组内讨论决定,各班配合。日语组的教案加些练习和课堂教学游戏进去
英语教学使用教材:新概念英语 or 其他(注意教材的难易程度,教材可以适当地以趣味性为主)从中选取10篇文章备教案。另外还要准备7个左右的课堂教学游戏
文艺组:4人 杨丽帆 陈秋江 黄敏华 陈锐恒
准备好文艺汇演部分 负责总体的节目安排 负责教唱歌(三首以上打印好歌词)、准备话剧和演出 就是准备不少于两个英文话剧剧本以及联系准备唱歌跳舞等两个以上的文艺节目。
调研组:孙猛 张建成 关远 孙嘉玮(相关事项可向去年负责调研的人咨询,邓健聪13533436807)
负责准备调研。调研题目还未定
素质拓展组 吴川 杨锐 聂稚颖 周海韵
准备素质拓展那个下午的户外游戏和统计体育人才 到时和当地打比赛 列出所需物资清单给张觅觅同学(因其无法上网,请打电话联系13763347077)
说明:分组只是在名义上确定个人的主要工作,并不完全限定工作范围,实际操作中可有适当的自由性,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也让各志愿者有充分锻炼和体验的机会。同时分组只是去之前的准备工作,并不是说你到时就不能参与到教学当中,而是每个人能参与到其中。
到时会分为初一两个班,初二三个班 (到时可能会有所调整)
分班情况:(每组第一个为班主任)
初一1班 杨广军 曾晓珠 杨丽帆 陈锐恒
初一2班 杨恋 王美莎 陈秋江 刘天然 徐权
初二1班 孙猛 杨锐 周海韵 聂稚颖
初二2班 吴川 王怡然 黄敏华 张建成 孙嘉玮
初二3班 黄小婷 关远 张觅觅 阮薇(负责文艺汇演的海报)
各班主任注意:协商定好课程表和帮厨安排表;每天安排2个班去帮厨,每班内部自己决定每天派一个人,从初一1班开始轮 ,主要陪阿姨去买菜,给点建议,帮忙准备原材料。一般每个班有个同学带一个音箱和 mp3和数据线过去教歌或者其他用途。
各项准备负责人及事项
前期准备: 负责人 具体事项
物资准备 张觅觅 列出所要带的物资清单(分为学院已有和待购买)
教案准备 黄小婷 英语数学教材及课堂游戏(请初一组备课组的负责人向黄小婷报告进度,教材准备好后,将其发给她,然后黄小婷再发给张建成)
文艺准备 杨丽帆 海报 音乐 剧本(包括教歌的歌词和音乐)
素拓准备 吴川 素拓方案和相关物资(将相关材料发给张建成)
调研方案 孙猛 问卷及调查单位
经费预算 、当地联系及包车 学院 赵老师
各项落实协调 :张建成 (在去时车上每人收取50块)
备注:各位记得开学后要交三下乡的心得体会3000字 电子版到实践部(邮箱:5540299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