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9
—阮晓蕾
2009年和以往的年份是不同的,因为在此期间国内国际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减弱,祖国迎来60周年华诞,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召开,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2009年又是和以往年份相似的,因为贯穿其中的都是历史的瞬间,有战争也有和平,有繁荣也有萧条,人类历史继续翻开新的篇章。而我的2009,既重复着过往的点滴,又挑战自己,尝试了一些新鲜事;有过彷徨与犹豫,也有过对自己的肯定和对理想的执着;经历过挫败,也取得过一些小小的进步。
在学习方面,研究生课程进入第一学年的下学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继续感受老师们学术的光芒和睿智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我自己的专业方向—二语习得也开始上课了。经过导师的循循善诱和谆谆教诲,对自己专业方向的理解也渐渐从第一学期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逐渐有条理的系统的学习,感觉自己在引导下读书,离入门越来越近了。老师的严格要求逼着自觉性不高的我硬着头皮读书,写书评,给毕业论文开题,一直到开始动笔和设计实验并付诸行动。虽然两年的时间很短,学到的东西可能真的很有限,但庆幸的是我们周围有许多潜心治学要求严格的好老师,引导我们少走弯路,培养我们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所以虽然身为“小硕士”的现实无法改变,我们仍可以利用好现有的学习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突破自己。
在生活上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青年,虽为不同的专业背景,却从别人的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真谛,正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09年的下半年由于自己已经没有课程,拥有了相对自由的时间支配,我开始了我的兼职活动—在本校和外校给学生上课。这也算是弥补了研究生阶段学校不安排实习的缺陷,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光学习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备课,讲课,反思才可以得出真正的教学经验,不断和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学生磨合,从而吸引你的学生,让自己的课堂生动不乏味。在教学期间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作为教师的责任心很重要。有几次因为自己的事情太多,我就找借口没去备课,抱着有现成讲义和幻灯片的侥幸心理去上课。结果可想而知,有一些错误被学生在课间提了出来,也有的是我在课后发现讲错了,每当那时,我的愧疚感就油然而生,深深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学生。通过几个月的兼课活动,我明白了至少两件事—第一,一定要有责任心,否则无法应对学生和家长对你期盼的眼神;第二就是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去备课,因为随时你会出现漏洞,学生也会在任何时间提出问题质疑你的观点。
在工作上,研分会的工作继续进行。有三月份女生节的联谊活动,四月到黄花岗扫墓,举办两场学术沙龙,与老师近距离接触,以及优秀论文的收集与编辑工作等等。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宣传之外,还积极与其他委员一起合作,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我们这一届的任务和工作并在10月完成了新老干部交接仪式。一年的研会生活是我突破自己,点滴成长的一年:从默默无语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到一次次站上讲台发表演讲;从习惯了一个人处理棘手问题到与团队耐心讨论,拿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一个依赖别人的“随大流者”到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独立组织一个活动的果断…总之,短短一年的研会生活是我研究生阶段最为鲜活的音调,最为亮丽的色彩和最为轻盈的舞姿。
在思想觉悟上我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组织的引导和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党员同学的帮助,我梦寐以求的在2009年5月3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因为它以为着我从这一天开始要以一个新的姿态迎接挑战,一个新的定位继续前行,一个新的角色严格要求自己,带动和感染他人。学院每个月一次的党组织生活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之一,因为那是党员同学们交流近期所学,讨论时事政治,发表个人见解的好机会。我们外国语学院08级研究生党支部是个温暖的大家庭,组织生活上我们畅所欲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携起手来一同进步。
2009年的下半年以为着许多同学的转折点,这其中包括心境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甚至直接影响着今后钱途的变化。作为全国经济的龙头和城市的先锋,广州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似乎比大部分城市要早,对于就业信息的敏感程度要高于其他城市,9月,新的学期刚刚开始,我就闻到了空气中一股热情澎湃,燃烧青春的味道。后知后觉的我被一些同龄人笑话到“有准备的人都是从暑假就启动自己的找工之路了,而你还在这里不紧不慢的观察这些变化”。都说这一年的就业前景要比2008年的好,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没那么巨大,各行各业也开始慢慢复苏,经济开始回暖。9月开始,校园里到处不乏穿着笔挺的黑西装的青年同学们,男同学们蹬着一双双擦得锃亮的皮鞋,而在女生堆中,要想找到一位穿着平底鞋不施粉黛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鼓足了干劲儿,削尖了脑袋穿梭在各大招聘会之间。人们彼此之间是陌生的,因为每个人都无心看周围的风景,只是在想着自己怎样才能谋得一份好职业;人们之间又是似曾相识的,同学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准是关切的询问工作的下落,在一场场招聘会期间,在一条条排满应聘者的队伍中,你经常会看见熟悉的面孔,而你们总是相视而笑或是微微点头—“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如今2010年毕业生找工的步伐已经过半,有一些同学已经觅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有的同学正期待着新的岗位,给自己打气加油,准备迅速投身到新的一轮找工热潮中。通过09年下半年不多不少不温不火的找工经历,我总结了自己的几点感悟,希望自己下一站的路可以总的更加清楚和心中有数。
第一, 锲而不舍,希望就在转角。虽说经济危机的影响比起08年要有所缓和,但过多的毕业生与过少的岗位需求;过低的学生素质与过高的用人方要求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差距,于是就造成了工作难求,好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的尴尬境地。当我们投了N份简历仍无人问津的时候,当有一段时间碰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如果我们就此放弃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些什么,很有可能,下一个面试通知,下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正在向着自己招手。
第二, 蓄积能量,等待爆发。在找工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锻炼自己的基本功,比如想做教师的我们就不能丢掉口语发音的练习和英语基本功的锻炼,这样才能保证面试来临的时候能够沉着应对,当真正成为一名教师的时候,对的起学生,对的起自己,对的起社会对教师的信任。
第三,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得不承认。信息的收集对于找工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学会利用不同的搜集方式收集尽可能多和准确的岗位需求信息和应聘程序。
这就是我的2009,平凡而不平庸,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可以纠正以往的错误,向着更加清晰和明确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