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寒假学习体会】——2009级周英健

时间:2010-04-30浏览:52

             寒假学习体会

记得我的大学生活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想着应当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有意义,为此,我制定了一个计划,虽然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是有计划总比没计划好。同样地,这个寒假开始的时候,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寒假计划,这个很简单,有难度的是要让自己能贯彻落实到计划上来。结果还好,大部分都完成得比较好。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找到假期学习的方向。

首先,放假回去,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才到农历新年,所以这段时间是这个寒假最主要的学习时段。对于我来说,口语和听力的技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所以,我将上学期的语音课本带回家,每天抽一点时间来听,有时动一动手做一下听写。通过这样的回顾课本,我发现一些自己之前在课堂上都没有留意的语音技巧,然后我把它们运用到早读那里去,果然,阅读起来,感觉很好。尽管现在已经没有语音课,但是我还会拿起语音教材来重复地听、重复地吸收里面的养分,来使自己获得更大地进步。我现在这个阶段,重要的是能提高听的质量,至于听的数量就要等到自己的听力能力上去了才去拓宽。

另外,在读书这方面,我也读了几本 对自己很有用的书。放假前,特意从图书馆借来几本书带回家看。首先,有两本是关于篮球的书。一本是篮球个人技术,它里面图文并貌,生动地展示了打篮球时的标准动作,最吸引我的是教投篮的那部分,因为我的投篮动作跟书本上的动作还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很细心地看清每一个字,留意标准动作有哪些优点,同时在脑海中模拟一下投篮的标准动作,到实战时再慢慢改良,以提高投篮命中率。另一本是实用篮球训练实例,里面有体能、力量、弹跳力、灵活性等训练介绍,这四个部分我都很感兴趣,尤其是弹跳力训练,打篮球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有很好的弹跳力,而好的弹跳力既有先天因素,也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对于我,先天没有什么优势,所以要靠后天的努力来锻炼出好的弹跳力。另外,热身运动那一章节也吸引着我。做好热身运动对一个运动员的正常发挥起着无可置疑的作用。它能使我们进入运动状态而不至于手脚僵硬,特别是在冬天,运动前的热身更是不容忽视。就拿我来作例子,在这个假期里,我的脚在打球时扭伤了,那时只是球赛刚开始不久。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主要是自己热身不够导致了这次受伤,那时候真的很后悔没有做好热身运动。

其次,我完成了两本书虫系列小说的阅读。一本是《黑骏马》(《Black Beauty》),另一本是《圣诞欢歌》(《A Christmas Carol》)。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我是按照听力老师教的方法来做的。首先是快速读一遍,然后降一下速度再读一遍。第一次读的时候有一些细节没有留意,到读第二次的时候再把那些之前忽略的情节找出来。通过这,我的阅读速度多多少少也有了一点的进步,所以在这学期我会继续坚持每天读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另外,我还读了《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The Inaugural Address of the USA Presidents》)。虽然还没有完成阅读,但是我觉得自己经收获了很多,在阅读它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正在一片美丽的海洋中穿梭,不时地迎来了缤纷多彩的鱼儿,使我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虽然英文书读得不多,但是可以用中文书来补够。这个寒假,我还读了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它白纸黑字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人生真谛: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它响亮地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哪怕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己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然而,就如萨迦格言所说的,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一样地,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奋斗!

在这个寒假里,我们要去完成一次社会实践,而我做的是“家电下乡”的农村调查。因为我本身就是生活在农村里,所以调查的对象信手拈来,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有点简单。但是我并没有仅仅采访一个人,而是集合几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家电下乡的认识来作采访,尽量做到使调查的对象具有代表性。在调查中,我抽了几个典型的问题来进行发问,像闲话家常那样,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通过这个调查,我总结出来认识是:家电下乡这个决策在农村取得了很实际的成效,真正地令农民受益。从我们组另一个人的口中我学会了在这样的调查中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尽管有一张现成的调查在手,我们作为调查者,要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时间,不宜让他们只做问卷或者耽误太多的时间,有时甚至几分钟,他们都会有怨言。所以在以后的调查中,要尽量把问卷做得精和细,也就是把问题设计得有针对性,这样对两者都有好处。

这个假期也是我们同学聚会的很好时机。现在数一下,在这个寒假里面所参加的聚会有五个,有初中同学的,有高中同学的,有的还不只一次。虽然说是聚会,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与旧同学再聚,难免会有一阵沧桑感。他们有些已经出来社会打了两年工了,有些读了技校而现在也是出来工作了,有些和我一样在读大学,而有些出国了。总之,他们都成熟了很多,令我觉得自己仍有点稚嫩。有些同学由于家庭有点困难,他们不得不在读书时期出来做兼职,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几乎看不出有半点的疲劳,而是满脸的满足感。在他们面前是生活重重的担子,而他们用一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用豁达的心胸去承受,联想到我们大学生,我同学说她们学校上学期有一个跟她同班的人自杀了,与这相比,生命的意义明显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我个人认为,自己的前途很大的程度上是由环境来决定的,环境影响了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口中常说的:我不信自己的命运就是这样,我有信心去改变。这也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个人的决心,然后再指导自己去做某种事,或许会成功,或许会半途而弃。而那些成功的人就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有时做出了与环境好像不相符的行为,然后他们就成功了。有一些同学他们要适应全新的环境,除了天气,还有日常中的琐事、与新地方新同学的相处,我发现,他们慢慢地奔向成功,而我也在一点一滴地积累着构成成功的基石。

常常听到有人说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而我要说完不完整 不是绝对的,要视乎每一个人的实际,有人一节课都没有逃过,在某些人眼里他是好学生,而在某些人的角度看他却是另类的, 但是何为不完整,没有标准的定义,我们只能被现实说服,慢慢去探索。踏着他人的脚印走,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因此,要活出有自己特色的大学生活,就要懂得开拓自己的路,我们已经承诺了用四年的时间去改变自己,就要放开自己,真正去生活。

这个寒假已经结束了,很多同学说他们整个寒假都没有碰过书本,我听后有点不开心,但是那些后悔已成定局,不应再去拘泥于我浪费了一个寒假这些事儿,我们要吸取教训,一直往前走,珍惜好今天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