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见华工精神
周英健 200930561385
三年前,意气风发的我踏入象牙塔时,带着亲人的叮嘱来到华南理工大学这所全省知名学府求学,追寻充满希望的未来。懵懵懂懂的我,攀登在校园里的百步梯,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真正开始了大学的生活;那一年冬天,在寒冷和下雨天的环境下,我们经历了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军训的洗礼;接着,过了木棉花开的季节,又迎来了路两旁满树的芒果由青变红,然后,就忙着给师兄师姐们送行;九月,又是莘莘学子带着千叮万嘱走进校园……如今,三年时间快过去了,在此母校60周年校庆之际,我衷心地向我们伟大的母校‑‑‑华南理工大学献上最真挚的祝福,感谢我的大学路上一直有华工精神的陪伴,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是我们的校训,也是我们华工莘莘学子一直奉行的准则,它正是华工精神的精华所在。学、思、辨、行,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而在成长中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在华工这一所人文气息浓厚的学府里,我们真正体验到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八字校训,正所谓学则博学之,思则慎思之,辨则明辨之,行则笃行之。相信作为一个华工人,我们很容易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校训给我们的精神指引作用。
一、华工人之自习生涯
记得有一位已经毕业的师兄跟我说过,“一寸方桌是华工人骨子里的情结。”一开始没怎么懂,但是后来才发现这句话的内涵。在大学的三年时间里,我接触到不同的人,有来自不同专业的,也有怀着不同目标的,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喜欢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把时间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因此,自修占座,其实已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有华工人颇为霸气地用广东话称之为“霸位”。 大一是菜鸟级,能有个座位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即使在自习室没有座位也可以在宿舍的艰苦条件下继续学习;大二是虾米级,初具战斗力,既然下定决心自修了那么座位是一定要找到的,运用BBS技术熟练掌控各地占座之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大三是大侠级,已成为自习的主力军,一方面已开始学习专业课程,难度比基础课更高了一级,另一方面也要为踏入社会做准备多学几门技能,压力是学习的动力;大四绝对是骨灰级,考研狂人除去吃饭、睡觉等基本必需活动占用少于10小时,其它时间均坐地不动,脚底下图书馆的水泥地磨出了一双鞋印。有人考研失利后,在“华南木棉”校园BBS上感叹道:“曾经有一张完整的桌子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当桌子消失后我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机会的话,我将好好珍惜,要问我如何对待,我希望是全身心地趴着它”。这就是华工人对学习的热衷,他们很好的诠释了华工的精神所在。
二、刻在石头上的人文精神
在华工的正门前是一座漂亮、现代的广场,据说那是学校在迎接校庆50周年的大手笔,立于广场中央的正是一块巨大的校名石,六个字,毛体纂刻“华南理工大学”。在校园里多走走,便能随处发现如这般有灵性、有故事的石头。老中大的校训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如今也还留在华工的校园里,鞭策着学子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牢记前辈们的教导立志、修身,做社会之有为青年。
三、工科学生学外语
华工毕竟男生居多的工科学校,许多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太大的兴趣。但随着大家对社会的接触增多,渐渐地发现英语能力是外面企业选人非常重要的标准之一。所有很多人都下定决心学好外语,华工人的执着和坚毅的个性便从晨读起步。有人拿着Mp3和收音机往东湖上一站,直接面对一湖静静的深绿湖水开始奋斗了。亲眼所见,有一英语狂人每天对着湖大声Crazy English,那哥们儿绝对是练过声乐的,声音有强烈的穿透力,想必湖里的鱼儿在这样的呼声中早已游向对岸了吧。也有一些人,在傍晚时分,西湖的情人岛上,全心身投入到英语的环境里,你一言我一句地练习英语口语,效果非常不错。
四、攀登百步梯
百步梯是一条位于半山坡的百余级长石阶梯。自它存在以来,便代表着华工人一种生生不息、上下求索的精神。华工人曾办过《百步梯》这样的刊物,如今又有文学爱好者重新创办,将华工人的精神传承下去。现在,以“百步梯”命名的“百步梯攀登计划” 成为一年一度的校内热门活动。每年学校专门拨出100 万元设立“百步梯攀登计划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学生自主进行IT、化工、理学、人文等学术科技研究,那些有前景的项目,学校还会协助他们搭建对外交流的平台,而且每年有更多的学生将自己的好的点子放飞在“百步梯”承载的希望中,实现自己对科研创新的梦想。
60载,一山、一水、一石已养育10万多名学子。榕树下的深绿湖水,在一抹夕阳下,人文馆的一声钟响依旧将它轻轻荡起一层涟漪。四季如茵的校园里,每条小道都有着自己熟悉的味道。每个人的言行都散出华工工特有的气息,在这里,我时时刻刻感觉到的便是那极具特色的华工精神,“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在前进路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因作为一名华工人而感到自豪,我因有华工精神的指引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