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2暑假读书报告】——2010级硕士生党支部余洁珩
发布时间:2012-09-18
访问量:
79

侯文咏与他的天才梦
余洁珩  
侯文咏,台湾嘉义县人,目前其专职写作,兼任台北医学院医学研究所副教授,万芳医院、台大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是麻醉主治医师兼业余作家。三十六岁那一年弃医从文,现已是专职作家。代表作品有《大医院小医师》,《危险心灵》,《白色巨塔》等,最新作品是2011年《带我去月球》。除此之外,侯文咏也参与了有声书,其中有与蔡康永合作的两部作品《快乐三国志》、《顽童三部曲》,还有《在生命转弯的地方》,《真情做自己》等等。
依稀记得,第一次听到侯文咏的名字,是在2010年的夏天。当时是在无意间聆听了侯文咏先生的有声书《在生命的转弯处》。透过他的声音,感受他幽默的言语中,那不时透露出从骨子偷出来的顽皮。自此我记得了这个名字。
临放假前,在当当上看到了侯文咏的《我的天才梦》,一时触动就买下了。这是一本类似于自传性质的书,同时也是一本励志的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很真诚,作者不浮夸不吆喝,只是在跟我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打来《我的天才梦》,一字一字地看,一页一页地翻,随着他的笔触我们不知不觉地就进入了他的世界,彷佛与作者一同去经历,去感受他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并最后勇于成全自己的成长历程。
    很喜欢侯老师的文字,诙谐幽默简白,成长的困惑,沉重的人生抉择,在他的笔下,却有不可思议的轻盈。不过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与自己的博弈。
合上书,我的眼前浮现了无数个侯文咏。小时候还未识字的他,坚信最美好的风景是在家门口那条小巷子的拐弯处。看不到的,就想一个,这是他小小的逻辑和美妙的幻想世界。他投稿赚到稿费,请全班男生吃冰棍,被老师发现,集体起立的场面;创办地下刊物,到后来窝在顶楼日日夜夜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的各种情形。文学的世界给了侯文咏更深沉的世界。小说里边的场景,他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了呼应。自此文学带给了侯文咏贫瘠而又有限的生活另一番的体悟。
侯文咏自小与文学结缘,在人生的抉择上,他选择了众人期许的医学专业。从此踏上了求医之路。自此他在医生与作家间挣扎,总觉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花了四年时间探索心底的声音。他的《我的天才梦》里,透露了他这些年来探索「天才」的心路历程。念完了医学博士,多年从事麻醉医师,虽然热爱写作,但他很认真地对待学医、行医过程中的人和事,多次经历生与死的抢救关头,这些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带给他截然不同的眼界、思维与心态,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风格。最后他借着文字,得以穿越时空,超越生命中所有不甘心的局限,引领我看见转弯之后的那个未知、美丽而动人的世界。
成长过程中一直被称为“天才”的侯文咏,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和期许。自小是个爱好想象,擅长写文章的孩子,但是凭借着自身的聪明,以及凡事争第一的卯劲,他学业、事业上一路顺风顺水。作为台湾大学医学博士、麻醉科主治医师,大家无法理解,他如何有勇气在36岁那一年,弃医从文,自此开始自己职业作家的生活。但是就是因为从事着这样一份与生死,疼痛相伴的工作,让他开始怀疑曾经笃信的价值观,认识到追求物质、追名逐利的生活,让他与快乐渐行渐远。他开始通过写作不断反思,终于明白,精彩的生命不一定要找出答案,热情与愿望才让人有能力去爱、去享受,让生命充满好奇和惊喜。
这本书带给我关于人生价值的反思,到底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事情”? “生命这么渺小,亘古的时空却浩渺无垠。如果还要再追问下去,什么叫有用的事?为什么有用?对谁有用?对什么事情有用?……我很难想象,如果不追问这些问题,我的生命会变成什么?” 我把这些问题也一一问了自己,发现似乎又回到年少时那个梦想尚存,还不时会思考“生命有什么意义”的孩子,知道日复一日被亲友的期许,世人的目光,生存的压力追赶,而不得不一点点“现实”起来的自己,心中竟觉怅惘唏嘘……生命有什么意义?活着忙碌着有事为了什么?没人可以给出答案,这本书自然也不能,但至少提供了一种选择。在个人被成功绑架的今天,至少可以让人暂时停留,直面自己追逐的虚幻,以及被遗忘许久的本心。
 一直以来不懂,为什么世界跟小时候自己内心的展望完全不同,为什么长大了我们的有了更大的力量,有了更多的知识,可是我们的梦却是越做越小了。小时候,踌躇满志的我们,口口声声喊着要成为科学家,宇航员……到了今天,一个个的理想,变成尘土,无比现实,在大城市里取得立锥之地,或者保证自己小小的家庭可以衣食无忧。不知道,你是否也曾跟我一样难过和不解。长大后发现,承受的东西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父母那从未说出口的期许,你需要去说服自我,从而选择一条别人期许的路。在多少个深夜里,你静静地想,不知在何时何地,你把自己遗忘了,你变成了自己都不喜欢的一个你。
 但是,《我的天才梦》注定是一股力量。它告诉你,与自己和解,原谅过去的自己,原谅别人,每个生命都会为自己找出路。我们曾经做的每个天才梦,因为大多是妄想,所以大多都幻灭了。但是呢,在梦幻破灭的尽头,我们要保持对生命的质疑与好奇,重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每一瞬间的生命于是有了梦想,有了探索,有了一回又一回的想象与发现。自由自在地为自己活着,详尽办法,费尽力气挣扎,拜托那些别人期待我所成为的那个人。而人,需要自我成全。
看完此书,我的想法跟蓝正龙先生是一致的“选择做梦的人,是勇敢;能够一边做梦,一边实践真实的自己,更是一种幸福!” 而所有能闯出个名头的人,都不是盲目做梦、冲动寻梦之辈,他们的勇敢,不在于发现自己、成为自己,而在于他们敢于给梦想一点时间,等待萌芽,等待开花!
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处于成长的阵痛中的年轻人,包括我自己,能拥有敢于做梦,勇于成全自己的力量和信心。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出喜剧,所以年轻幼稚的心注定要去经历,去感悟,去笑,去痛,才能真正丰盈和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