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森潮 & 张颖仪研究小组
硕士生邓乐琳在ACS ES&T Air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25-08-10 浏览次数: 10


 课题组在环境类学术期刊ACS ES&T air发表题为:“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ttribu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in Marine Aerosols Across the South China Sea to the Eastern Indian Ocean ”的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邓乐琳为论文第一作者,赖森潮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单位为香港科技大学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

 该论文工作研究了南海-东印度洋海域中不同的海陆来源对海洋气溶胶中游离态氨基酸(FAAs)特征的影响,并利用了特定氨基酸及其比值来区分大陆传输和海洋排放的影响。研究在南海-东印度洋海域走航过程中采集了气溶胶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荧光检测器联用对气溶胶样品中的FAAs进行检测,并获得了蛋白质、有机氮、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等其他化学组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受到陆地影响的海域中总游离态氨基酸(TFAAs)的浓度明显高于开放海域的浓度,同时,甘氨酸(Gly)的丰度会因大陆气团的输送而显著增加。此外,在生物质燃烧的影响下,D/L-天门冬氨酸的比值也有所上升。在海洋排放的影响下,东印度洋开放海域中的L-色氨酸(L-Trp)的丰度增加了94.8%。本研究提出了Gly和L-Trp可分别作为大陆传输和海洋来源的标志物,并使用Gly/L-Trp的比值来量化不同来源对海洋气溶胶中FAAs的相对贡献。这项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大陆传输和海洋排放对大气中有机氮的影响,进而加深了人们对氮循环特征及其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影响的认识。


 该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7092)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air.5c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