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潘志卫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发表论文 |
发布时间: 2023-09-05 浏览次数: 10 |
课题组在环境类重要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发表题为:“Evaluation of laboratory and environmental exposure systems for protein modification upon gas pollutant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的学术论文。硕士研究生潘志卫为论文第一作者,张颖仪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合作单位包括西安交通大学、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为研究蛋白质大气氧化反应的相关机制(聚合,硝基化和降解反应等),本论文以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作为模型蛋白,建立、评估并优化了相应的实验室和环境暴露模拟系统,旨在减少相应动力学研究中反应物和产物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模拟系统中,气态污染物的损失较少,在壁流管内壁涂布10层BSA后的蛋白质提取回收率为87.4%;在环境暴露系统中,选用石英滤膜作为上层滤膜过滤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O3(8.0%)和NO2(1.7%)的损失较低,选用醋酸纤维素滤膜作为下层蛋白质载体滤膜,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为95.2%。在没有暴露于大气氧化剂的情况下,蛋白质降解过程导致了蛋白质单体质量分数的损失,而环境因子(如分子氧和紫外线)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单体损失。本研究进一步初步应用了两套系统,结果均表明O3促进了蛋白质的聚合和硝化反应。同时在环境暴露样品中,环境温度的升高可能会促进蛋白质的聚合反应,而相对湿度的增加可能会抑制蛋白质的硝基化反应。因此,所建立的实验室和环境暴露模拟系统适用于在不同的大气条件下研究蛋白质的大气氧化反应,两者的结合将进一步揭示其相关反应机制。 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156和41675119)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s.2023.08.026 作者简介: 潘志卫,2020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生物气溶胶中蛋白质的大气氧化反应特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