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姚寅熙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论文 |
发布时间: 2023-01-29 浏览次数: 123 |
课题组在环境类重要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表题为:“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rine aerosols from two cruise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Importance of biomass burning and secondary formation”的学术论文。该论文报道了我国南海北部和西部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特征,强调了陆地源传输和二次生成对南海气溶胶的显著贡献。硕士研究生姚寅熙为论文的第一作者,赖森潮教授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宋军卫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的夏季分别在南海北部和西部海域通过走航采样采集TSP样品,分析了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WSIs)和有机组分的空间变化趋势,并采用后向轨迹和火点辅助分析,揭示南海气溶胶的来源、来源区域和传输过程。研究发现,海盐离子(Na+和Cl-)及二次无机离子(SO42-、NO3-和NH4+)是南海水溶性离子中的主要成分,二次生成的有机组分(二元酸和芳香酸)和糖类物质是南海有机气溶胶中的优势组分。结果表明海洋海盐排放,来自中南半岛和中国的陆地源(如:生物量燃烧)和二次生成是南海夏季TSP的主要来源。来自大陆并经过海洋环境的大气输送过程可导致海洋气溶胶组成特性的变化,如发生Cl-亏损和生物质燃烧释放化合物的降解等。本研究的观测结果还强调了二次生产过程对南海上空气溶胶粒子组成特征的重要影响。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5115,41675119,41911530110)和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22CXTD533)的支持。 全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1551 作者简介: 姚寅熙,2020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海洋气溶胶特征的研究,包括南海和印度洋海域海洋气溶胶有机标志物的特征、来源与影响因素。 宋军卫:课题组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16保送至课题组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习。宋军卫在课题组工作期间表现优异,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第二作者SCI论文一篇(导师第一)。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赴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深造,并于2022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