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讲】张来武教授华园纵论数字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六产

时间:2019-12-04浏览:2971

华园讲坛现场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等战略,加强学校学科建设,11月14日下午,学校华园讲坛第40讲特邀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张来武教授,围绕数字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六产为师生进行了精彩的报告。高松校长主持论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琪瑾,党委副书记陶韶菁参加了学习。

张来武教授作讲座

  在讲座的开始,张来武介绍了六次产业理论的背景。他指出,随着信息化出现、数字化变迁,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本质特征,这对工业文明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知识化的创新时代。

  “简单来说,我们也可以把第四产业叫做数据产业。第五产业叫做智慧产业。第六产业叫共享产业”,张来武举了人工智能、农业旅游等例子,为师生们详解了六次产业理论的划分依据和实际应用。

  此次讲座,张来武重点在六次产业理论的框架下,对数字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特别是高校如何建设新医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高校建设新医科,应紧紧围绕创新这个核心,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具备自己的精神和追求。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例,他指出,“互联网+医疗”绝不简单等于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需要“互联网+医院”,还需要基于大数据的第四产业的数字化平台、基于生命科学创新的第五产业的企业平台,甚至于整个社会的健康体系作为支撑,进而融合成为新的第六产业。从这个角度出发,张来武建议在新医科的建设上,高校需要进行整体设计,在战略框架下和创新模式中,吸引多个学科共同参与、有机融合、分工合作、成果共享。

高松校长主持讲坛

  高松高度评价了张来武教授精彩的报告。他表示,作为高校来说,其核心任务是面向未来培养人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能力。此次讲授的六次产业理论视野宏观,信息量大,加深了人们对创新时代的认识,对师生有着较强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发展战略与规划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全体干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坛。师生们表示,张来武教授的讲授方式幽默风趣,内容深入浅出,学科交叉性非常强、应用案例非常清晰,令人视野开阔,对促进本职工作有指导意义。(图文/卢庆雷)

 

附:六次产业理论介绍

  六次产业理论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六次产业,即获取自然资源的产业(第一产业);加工自然资源以及对加工过的产品进行再加工的产业(第二产业);获取并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的产业(第四产业);获取并利用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产业(第五产业);跨产业间融合的系统经营形成的综合产业,特别是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形成的产业(第六产业);为其他五大产业及社会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