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1: 核微观模型与神经网络融合算法
报告人: 吕梦蛟,副研究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邀请人: 万牛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6日上午09:00
报告地点:物理与光电学院18号楼213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23年11月6日
报告摘要:
我们针对原子核多体问题,通过融合物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方法,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原子核微观模型,分别从模型空间优化、相互作用势优化等方面改进传统微观模型,探索人工智能方法在理论物理中的应用。利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与原子核理论模型交互,获取满足计算目标的最优策略,控制原子核冷却演化过程,快速高效求解原子核和超原子核结构和性质。在强化学习中嵌入时空对称性等物理学领域知识,约束神经网络及原子核模型,大幅提升神经网络对物理体系的学习效率,准确描述12C原子核结团共振态能谱和跃迁矩阵,预言新12C原子核呼吸态。计算结果显示,利用新的神经网络方法,可实现原子核微观计算的高效求解,显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个人简介:
吕梦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后赴大阪大学核物理研究中心工作,任特任研究员。2020年起回国加入南航物理学院,任副研究员。入选南航“长空之星”、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原子核理论与人工智能方法交叉研究、原子核结团结构研究、原子核张量关联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
报告题目2: 微观模型研究10C激发态中单-双质子放射性
报告人: 赵卿,讲师,湖州师范学院
邀请人: 万牛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6日上午09:00
报告地点:物理与光电学院18号楼213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23年11月6日
报告摘要:
质子放射性广泛存在于原子核丰质子线附近,并且表现为包括质子对在内的多种放射模式。研究质子放射性有助于揭示原子核集团现象的成因与了解核子间的相互关联。我将介绍10C的第二个0+和第二个2+激发态的1p和2p放射性的微观模型计算结果。通过应用R-矩阵方法得到了与最近的实验数据非常吻合的衰变宽度,支持了质子对近似在 10C(0+2) 的 2p 放射性中的有效性。我们还展示了由于原子核结构不匹配而导致的该激发态的1p放射性的抑制。
个人简介:
赵卿, 湖州师范学院,讲师。2019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原子核数据中心(JCPRG)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回国任湖州师范学院讲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观模型计算研究轻原子核结构、第一性原理计算、神经网络算法等,发表学术文章共13篇,其中第一作者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