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北京大学王海天博士后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时间:2023-08-31 编辑: 物理与光电学院

报告题目:铃宕信号的引力波数据分析以及对相关参数的限制

报告人:王海天博士后(北京大学)

主持人:李鹏程  副教授

报告时间:202396日(星期三)上午10:00

报告地点:物理楼(18号楼)二楼213室学术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23831

 

摘要:GW150914LIGO/Virgo合作组探测到,至O4开机前,已有近100例双致密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被探测到。如今O4已经从今年5月底正式开始观测,截止目前又有35例较为确信的引力波信号。这些引力波信号,蕴藏了难得的强场下的致密星的信息,人们可以用它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检验黑洞的克尔性。在两个绕转的致密天体并合后刚形成新的天体时,由于剧烈的并合,新天体的质量分布并不均匀。在质量分布趋于均匀的过程中,会辐射出振幅随指数衰减的引力波信号:即铃宕信号。最近有研究发现,铃宕信号有可能开始的时间比以前研究中的认知要早。因此包含了更多信号的铃宕信号可以更好的帮助限制相关参数。本报告将介绍基于铃宕信号的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对相关参数的限制结果。

 

 

报告人简介:王海天,20122016年于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20162019年在中山大学天琴中心获得理论物理学硕士学位,导师梅健伟&胡一鸣;20192022年在紫金山天文台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导师范一中。2022年至今是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后,合作导师邵立晶。研究方向主要是结合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检验广义相对论,波形方面主要关注旋近和铃宕阶段,方法上主要采用时域或频域的贝叶斯参数推断。目前以一作发表于国际主流期刊的共五篇其中PRD四篇,EPJC一篇,共同通讯发表于Phys. Rev. Research的一篇,其它合作文章已发表的有五篇。当前Inspire上的h-index9,总引用量476次。博后期间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特别资助(站前)项目“时域分析引力波数据的研究”,以及国自然理论物理专项项目“用引力波数据限制修改引力”。



分享到: 0
评论 打印 收藏 推荐 举报
点击数:358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