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北京师范大学葛凤翔博士高级信号处理概论课的通知
时间:2019-11-27 编辑: 物理与光电学院

报告题目信号处理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

报告人:葛凤翔 副教授 博士(北京师范大学)

主持人:孟庆林 博士

报告时间:20191204日(星期三)18:30-21:30 

报告地点:物理楼(18号楼)二楼213室学术报告厅

主要针对在读研究生和信号处理相关的教学科研人员。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191127

 

内容摘要:

本讲座首先从信号处理定义出发,梳理信号处理学科体系下的专业课程及其核心内容。之后给出信号处理中主要特征参数的统一数学模型;然后结合数学模型和信号处理核心理论,分别介绍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相关处理,波束形成,特征分析,小波变换,自适应滤波,时-频分析,稀疏表示,深度学习等)具体的数学解析和物理含义,以及它们的演进过程及其相互关联。进一步,本讲座还将从统计信号处理的角度,分别介绍这些算法与统计信号处理中的各种优化准则(包括:最小二乘,最大似然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l0范数准则等)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推导;最后将简要梳理一下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中底层信号处理本质内容。

最后,结合自己过去多年的信号处理科研经历,简要介绍一下信号处理算法分别在水声,雷达,无线通信,无线定位,硬件移动平台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报告人简介:

葛凤翔博士: 江苏溧阳人;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3年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33月加入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511月加入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先后工作于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和英特尔(美国)移动事业部,任高级研究员和架构师;201111月加入北京师范大学。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研究及其广泛应用;参与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项目的基础研究,原型系统和产品的研发。目前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已发表科研学术文章约50篇,其中包括IEEE会刊,《电子学报》和《声学学报》等。



分享到: 0
评论 打印 收藏 推荐 举报
点击数:516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