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安全纪律教育,根据学校统一要求,物理学院于9月27日在18号楼一楼109课室召开了2017年研究生安全培训。培训由应用物理系张弜副教授主讲。
张弜副教授强调,“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他结合物理学院实验室的特点,在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对同学提出了各种具体得要求:
1. 实验室用水安全。使用自来水后及时关闭水阀,尤其是突然停水时,要立即关闭水阀,防止来水时跑水。离开实验室前要检查水阀。
2. 实验室用电安全。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实验室用电容量的确定要兼顾事业发展的增容需要,留有一定余量。但不准乱拉乱接电线。实验室内的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板、箱、柜等装置及线路系统中的各种开关、插座、插头等均应经常保持完好可用状态,熔断装置所用的熔丝必须与线路允许的容量相匹配,严禁用其他导线替代。室内照明器具都要经常保持稳固可用状态。对实验室内可能产生静电的部位、装置要心中有数,要有明确标记和警示,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要有妥善的预防措施。实验室内所用的高压、高频设备要定期检修,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凡设备本身要求安全接地的,必须接地;定期检查线路,测量接地电阻。自行设计、制做对已有电气装置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经实验室与设备处技术安全办公室组织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自行设计、制做的设备或装置,其中的电气线路部分,也应请专业人员查验无误后再使用。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实验室内的专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室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应装设防护设备或其它防护罩。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器火灾。
3. 实验室使用压缩气体安全。在搬动存放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搬运充装有气体的气瓶时,最好用特制的担架或小推车,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转动。但绝不允许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处。高压气体容器最好存放室外,并防止太阳直射,风吹日晒。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钢瓶直立放置时要固定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使用钢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气压表)。减压阀(气压表)中易燃气体一般是左旋开启,其他为右旋开启。各种气体的减压阀(气压表)、导管不得混用,以防爆炸。不可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
4. 化学废物、废液处理安全。化学实验产生的废物和废液要分类处理。对于有害化学品要按照学校规定集中存放,清楚标示,统一处理。
随后研究生辅导员李俊韬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日常安全教育,对同学们安全纪律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能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互相监督,确保各方面安全,不断提升自己,从而使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李俊韬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一、在节假日期间要注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二、注意出行安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外出时不要贪图方便廉价而乘坐无正式牌照、无证车辆和超载车辆;不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车辆出行,杜绝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三、宿舍电器使用安全。要坚决杜绝在寝室使用电热毯、电烧水器、电饭锅、电炉等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拉乱搭电线,不乱堆杂物,不在宿舍抽烟,火源在使用后注意确保熄灭,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警。四、要坚持饮食规律,切勿暴饮暴食酗酒闹事。特别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尽量避免在流动排档、路边小吃摊点等缺少食品卫生监管的场所用餐。五、要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外出前关好宿舍门窗,禁止在宿舍留宿他人,避免被盗事件的发生;六、要注意网络信息安全。通畅的网络给同学们带来了学习、生活、娱乐、交往上的极大便利。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合理利用网络,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最后,五位同学代表分别就安全问题进行了发言。同学们表示:严格按照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细则,在进行实验之前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作为实验室的主体,学生更应该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为自己负责,发现存在在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及时向老师和实验室相关的管理人员报告,将危险降到最低,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人身安全,提高警惕,自觉远离危险场所,健康学习,安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