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青年学者学术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物理分论坛(第六场)在五山校区18号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共邀请到了来自斯坦福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4位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物理与光电学院负责人及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现场
交流讨论
四位优秀青年学者分别为学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陈文杰博士主要讲了他们在探索人工波功能材料中的拓扑态方面的进展,如拓扑光子晶体的实现、赝自旋过滤波导及对称性保护传输、等效磁场及Weyl点的声学实现、Weyl光子晶体表面态抗散射特性的实验验证等;叶华朋博士主要从结构光场出发,介绍平面二元光学器件在超分辨聚焦等方面的应用、超薄透镜的设计以及超表面透镜的设计以及在平面光子学方面的潜在应用;肖孟博士主要介绍了互易超常材料中的第二类Wey1点,取决于非局域性质的不同,他们研究的这一类超常材料既可以有第一类Weyl 点,也可以有第二类Weyl 点,他们提供了一个物理系统能够在有效介质的区间表现所需要的超常材料的性质,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刘泉博士的研究集中在生物医学光学领域,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他们在与光谱学和光谱成像有关方面的贡献,包括深度敏感光谱的实验和数值方法的开发、生物医学应用的快速光谱成像的发展。

学者报告

交流讨论
论坛中,与会师生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讨论热烈,研究氛围浓厚,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
据悉,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于2015年11月首次启动,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图文/王曼丽 学院办公室)
报告人简介:
陈文杰博士于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物理系,2013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一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光子晶体、特异材料、经典波体系中的拓扑态,已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hysics、Phys. Rev. Lett.。
叶华朋博士于2010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2014年底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今一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光子器件、超分辨成像和矢量光束及其应用等。他在研究中已发表论文8篇,发表在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Laser photonics Review、Nanoscale和Optical Letters在内的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论文总引次数接近200次。
肖孟博士于2010年从武汉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10年到201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C.T.Chan。现在是斯坦福大学电信学院的一名postdoc。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维系统中Zak相位和表面阻抗的对应关系,拓扑光学和拓扑声学。
刘泉博士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他目前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他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光学成像和光谱学用于医学诊断。刘博士发表了50多篇期刊论文/书籍章节,并在生物医学光学领域拥有15项美国专利/申请。在过去几年里,他还获得了总额超过500万新加坡元的外部资金,以支持他的研究团队。刘博士曾担任本领域内顶级期刊,如光学通讯,光学快讯和自然通信,以及多个国际基金机构的审稿人,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组委会成员,包括欧洲生物医学光学会议(ECBO)和西部光学会议。刘博士是国际光学工程师学会(SPIE)和美国光学学会(OSA)的高级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