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苑新语】关于举行杨小宝教授学术报告会的通知[6月18日]
时间:2015-06-11 编辑:本站编辑 物理与光电学院

报告题目:低维纳米团簇结构稳定性的理论研究:能量和熵

报告人:杨小宝教授

主持人:赵宇军教授

  2015618日(星期四)下午15:00

  18号楼二楼213室物理与光电学院学术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15611

   内容摘要:在纳米体系的合成过程中,温度对体系的形状、尺寸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低温条件下,熵对体系的自由能的贡献远小于总能,而不同体系的总能与结构最相关;在高温条件下,熵对体系的自由能的贡献越来越明显,这是实验中不同温度下观察到不同稳定结构的主要原因。这次报告主要介绍我们采用随机搜索、结合第一原理方法对碳族、第六主族纳米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的研究,分析表面修饰对体系形状、表面、内部原子分布等的影响,探讨混合熵、构型熵在纳米结构演化中的作用。另外,我们将结合对硼团簇的研究探讨如何高效筛选结构,并给出搜索不同晶体结构团簇的研究思路。

报告人简介:杨小宝,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2003年、2008年获清华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6月通过人才引进计划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任教;20128月晋升为教授,2013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杨小宝教授一直从事纳米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的理论计算研究,在高性能纳米材料设计(包括光电材料和能源材料)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果;在纳米结构预测方面,通过结构等价性的对比分析,发展了高效预测纳米团簇稳定结构的方法。目前在物理类重要杂志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等发表SCI论文43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29, 论文被同行引用500 余次。现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项,于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物苑新语】简介:物理与光电学院教师系列学术报告会专场,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展示学院广大教师正在开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或进行学术前沿介绍与探讨,或分享国外合作交流的心得与收获等等,加深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了解、沟通和相互启发,促进广大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杨小宝教授学术报告会为【物苑新语】第四场。


分享到: 0
评论 打印 收藏 推荐 举报
点击数:21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