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青年学者学术论坛”暨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通过这个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一、论坛时间
2017年5月17日
二、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18号楼2楼报告厅
三、论坛议程
日期 | 时间 | 事项或议程 | |
5月17日(周三)下午 | 14:30-14:40 开幕式 主持人:刘正猷 | 学院领导致欢迎词 | |
学术报告 主持人:刘正猷 | 14:40-15:20 | 题目:Realization of topological states in photonic and acoustic systems(光波与声波体系中拓扑态的实现) 报告人:陈文杰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 | |
15:20-16:10 | 题目:Optical shaping and its applications (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报告人:叶华朋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 | ||
16:10-16:20 | 茶 歇 | ||
主持人:李志远 | 16:20-16:50 | 题目:Hyperbolic Weyl point in reciprocal chiral metamaterial(互易超常材料中的第二类Weyl 点) 报告人:肖孟博士(斯坦福大学电信学院) |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
2017年5月15日
附:
1. Realization of topological states in photonic and acoustic systems光波与声波体系中拓扑态的实现(陈文杰博士)
内容摘要:
受到量子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等概念的启发,研究者相继在不同的经典波体系中提出了这类拓扑态的对应。探索人工波功能材料中的拓扑态已成为当前光学与声学领域热门的研究课题。这次讲座我会介绍我们小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几个工作,包括:(i)拓扑光子晶体的实现;(ii)赝自旋过滤波导及对称性保护传输;(iii)等效磁场及Weyl点的声学实现;(iv)Weyl光子晶体表面态抗散射特性的实验验证。
报告人简介:
陈文杰博士于2007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物理系,2013年于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一直在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主要兴趣集中在光子晶体、特异材料、经典波体系中的拓扑态,已发表论文1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hysics、Phys. Rev. Lett.。
2. Optical shaping and its applications光场调控及其应用研究(叶华朋博士)
内容摘要:
光场调控是诸多重要应用的基础,包括光学超分辨成像、超大密度磁光存储、激光超精细微纳加工、光操控和光镊等。光的矢量特性和光束形状对聚焦光场的偏振、能量分布、拓扑值等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利用精细加工的平面可集成微纳器件对入射光场进行特定的相位或幅度调制,可以得到各种分布和偏振的矢量光,从而开启更多的有趣应用。在这个报告中,我将从结构光场出发,介绍平面二元光学器件在超分辨聚焦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超薄透镜的设计等。此外,我会介绍超表面透镜的设计以及在平面光子学方面的潜在应用,例如调控涡旋光、超聚焦和特殊用途的微纳光子器件等。
报告人简介:
叶华朋博士于2010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2014年底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今一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光子器件、超分辨成像和矢量光束及其应用等。他在研究中已发表论文8篇,发表在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Laser photonics Review、Nanoscale和Optical Letters在内的多个国际权威学术杂志,论文总引次数接近200次。
3. Hyperbolic Weyl point in reciprocal chiral metamaterial互易超常材料中的第二类Weyl 点(肖孟博士)
内容摘要:
Weyl 点是倒空间的拓扑奇异点。Weyl 点可以分为两类,虽然拓扑上都是非平凡的,但是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别。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发现Weyl 点会存在于有时间反演对称,但是没有空间反演对称的超常材料里面。这里的空间反演对称的打破是通过电场与磁场的耦合来实现的。均匀材料与周期性材料不同,它的倒空间不是封闭的, 所以研究均匀材料中的Weyl 点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取决于非局域性质的不同,我们研究的这一类超常材料既可以有第一类Weyl 点,也可以有第二类Weyl 点。同时,我们也提供了一个物理系统能够在有效介质的区间表现我们所需要的超常材料的性质。这里我们只需要把金属线绕成椭圆形弹簧就可以了。由于我们的结构非常简单,我们相信我们的构想在微波和近红外频段都能够很容易被验证。
报告人简介:
肖孟博士于2010年从武汉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2010年到2014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C.T.Chan。现在是斯坦福大学电信学院的一名postdoc。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维系统中Zak相位和表面阻抗的对应关系,拓扑光学和拓扑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