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光学前沿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报告人:李志远教授
主持人:傅秀军教授
时 间: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下午15:00
地 点:18号楼二楼213室物理与光电学院学术报告厅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15年9月28日
内容摘要:光学的基础知识及其技术应用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15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光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大规模光子集成、高效率能量转换、单分子水平灵敏探测和传感、纳米及原子尺度显微成像等当前光学乃至自然科学若干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宏观和微观水平上深入细致地理解光的传输以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特性和物理原理。本报告将介绍本人近来在非线性光学、拉曼散射、近场光学显微术、光学传感等重要光学基础和应用问题的新理解和新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若干新物理图像和规律。我们发现,在最基础、最精细、最宏大的层次上对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物理的突破性理解,将极大地促进对上述重大前沿问题的最终解决。
报告人简介:李志远,男,1972年生。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9年中科院物理所理学博士,获200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2004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1年度获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2014年获“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现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任EPL Co-Editor, 以及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光学学报》和《科学通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子学、光子晶体、表面等离子体光学、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中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在SCI收录的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350多篇,论文有广泛的学术影响,被SCI引用超过14,000次,其中近40篇论文被引用超过100次,H-index为56,在国际国内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90多次。
【物苑新语】简介:物理与光电学院教师系列学术报告会专场,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展示学院广大教师正在开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或进行学术前沿介绍与探讨,或分享国外合作交流的心得与收获等等,加深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了解、沟通和相互启发,促进广大教师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李志远教授学术报告会为【物苑新语】第六场。
本通知同时发布在校园网“学术预告”栏、学院网、教工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