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工[2003]42号
各院(机关)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现将《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执行。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
二○○三年十一月七日
主题词:党建基层组织建设规划通知
华南理工大学办公室印校对:关春兰
(共印100份)
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关于实施固本强基工程
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规划
我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三年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规划实际,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推进我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我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我校基层党组织政治更加坚定、组织更加坚强、作风更加务实、制度更加完善,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二、目标和任务
1.各级党组织做到组建规范,职责明确,制度健全,工作到位,作用明显;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成为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干净干事的坚强领导集体。各级党组织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建设包括学院党委、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等各类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通过3年的努力,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的标准。
加大发展党员的力度,使发展党员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保证党员质量的前提下,2005年-2006年学年末,在校研究生党员比例力争到达40%。本科生党员比例力争达到1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到50%,副高以上职称员比例达到60%。
2.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弘扬“抗非精神”,推进“固本强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强化对党员的管理,推进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广大党员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形成基层组织工作的新机制。基层组织建设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创新基层组织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我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出现新的面貌。
三、实施意见和措施
1.充分认识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院(机关)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要将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作为重要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抓紧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把我校各基层党组织建设好。
2.进一步健全我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各院(机关)党委和党总支要从党员人数和便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发挥党支部作用出发,做好党支部的设置、调整工作。原则上,教师党支部按系(所或教研室)、团队设置,党员人数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可通过联合组建的形式成立党支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兼任行政组织或团队的负责人。根据学生党员发展的情况,及时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原则上,高年级以年级为单位组建党支部,有条件的院系可探索在高年级试行党支部建在班上。要选配优秀的党员学生工作秘书、党员教师或党务干部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3.抓好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建设。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班子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评价好”为目标,在全校建立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交通学院力学与桥梁工程系党支部、电力学院本科生党支部3个固本强基工程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辐射作用,带动学校的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要于2003年年底完成创方案的的制定,2005年进行创建达标验收。
4.建立重点帮扶责任制。学校党委将排查一批问题相对突出的基层党组织,进行重点帮扶。坚持每年排查一批、整顿帮扶一批。对排查出来的基层党组织,建立学校党委书记亲自抓、负总责的帮扶责任制,经整顿后,学校党委以问题是否真正解决,班子是否真正加强,制度是否真正健全,群众是否真正满意为标准进行检查验收。2003年底前排查出第一批帮扶对象,2004年下半年进行验收。
5.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在全校党员中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探索经验,逐步扩大活动范围。
6.建立培训工作制度。学校将充分利用党校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训中层以下党员干部。各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坚持每季度集中学习2-3天,联系实际有重点地学习理论,解决1-2个突出问题。
7.弘杨“抗非精神”,推进“固本强基”。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学习弘扬伟大的“抗非精神”结合起来,在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掀起学习“抗非精神”的高潮,作为推进固本强基工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06年“七一”前,将表彰一批在固本强基工程中涌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8.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各单位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开展党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会的质量,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洁自律教育,促使每个党员都能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半年研究一次发展党员工作,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双重组织生活制度。
9.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重点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在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各单位党组织要早发现苗子,早加强培养,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积极推广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和团组织的“推优”工作。2003年-2004年末,使我校在校研究生党员比例达36%以上,本科生党员比例达13%以上;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46%以上;副以上职称党员比例达55%以上。
10.进一步探索我校基层党建工作新的载体、途径和方法。总结推广灵活多样的组织生活方式方法;推广和完善党员一帮一、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在党政机关中积极开展以创新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的“三创新一优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推进网络党建工作,使我校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四、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
学校党委建立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管的制度,将固本强基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不少于二次进行专题研究。建立联系点制度,学校党委成员各联系一个基层党组织,重点帮助做好示范点和帮扶点的工作,每年至少四次到点上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学校组织部作为具体工作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要将固本强基工程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抓实。各院(机关)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是固本强基工程的具体实施者。各单位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制定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落实。对党务工作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学校党委将把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成效作为考核各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和党务工作情况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定期检查各党组织工作进展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粤教工委组[2003]21号)的部署,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