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就会有回报。在刚刚过去的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度奖学金评选工作中,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不懈努力和在科研学习方面的潜心耕耘下,团队取得了十分优秀的成果。其中,团队中涌现出了许多研学成绩突出的科研小达人们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2021级博士生陈家董同学获得校长奖学金,2020级硕士生周鑫、刘禄两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2021级博士生刘媛同学获得蓝西企业奖学金。得益于团队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成功,使得同学们能够在这片科研沃土上自由生长。今天“小树洞”为大家请来了本次评选获奖的科研小达人们,为同样在科研途中拼搏的同学分享一些他们的获奖感悟和“科研小秘籍”。
2021级博士生陈家董: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校长奖学金这个荣誉,这不仅是对我科研工作的认可,也鼓励我未来在漫漫科研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的课题内容是探究多酸分子簇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近来主要研究的是多酸和聚乙烯醇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非常优异的粘接性能。我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想知道表象背后的原因,这是支持我向前走的一大动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做研究时会遇到很多独自无法解决的困难,此时要懂得寻求帮助,无论是心态上还是工作内容上,多和导师和同学沟通,他们一定能够给到你最需要的帮助。
2021级博士生刘媛:
非常荣幸能获得蓝西企业奖学金,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认可。我的课题主要是基于超分子作用构筑具有本征微孔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在分离工程的应用,微孔的存在以及聚合物链段运动在气体分离领域起得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聚合物基底里微孔的打开是比较难实现的,需要尝试各种条件,此时不气馁勇于尝试,多与导师和同学们交流沟通总会找到解决方法的,加油加油加油!
2020级硕士生周鑫:
今年能获得国家奖学金,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师兄师姐们的帮助。殷老师为课题组提供了非常优良和全面得科研条件,尤其是物理结构和动力学的表征。我在硕士期间主要研究亚纳米分子簇间的拓扑相互作用和亚纳米分子簇基抗冲击材料。通过精确调节亚纳米分子簇间的动力学相关性,实现对材料粘弹性的精确调控。并基于此,指导设计机械性能优异的弹性体材料和加工性能优异的可回收抗冲击材料。对于科研经验,我想分享一下以下几点:(1)充分做好文献调研,敢于去尝试,需要具体的实验现象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实验(2)多思考,主动与老师师兄师姐交流讨论,可以有效地加深对课题的理解(3)充分利用课题组的测试表征资源,耐心分析测得的每一份数据。
2020级硕士生刘禄: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感谢老师的用心栽培和国家、学校的厚爱,我能荣幸的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不仅仅只是一笔奖金,它更是一种荣誉和鼓励,是我努力的动力,激励着我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我想这就是国家奖学金的意义所在。目前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纳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开发,以及氢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在“双碳”的大背景下,希望为解决科研领域的难题和国家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科研和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当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不要放弃,要学会在失败中找到有趣的东西,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收获。
一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水、土壤、阳光,对于课题组所有同学来说,学校就像阳光,让他们“健康”的成长,老师们的教诲就如同水与土壤,让他们汲取着知识的营养。
请不要相信胜利就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哪有什么无心插柳,有的都是努力过后的水到渠成。
课题组每位成员都为上述优秀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而感到自豪,也希望在老师们的引领和优秀榜样带动下,课题组今后能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取得更加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