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建立全国统一天然气管网
发布时间: 2008-07-23 浏览次数: 35

呼吁建立全国统一天然气管网

华贲1   蔡睿贤1、2   秦伟2
1、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

一、中国天然气产业格局
近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快速上升,从2001年到2007年,年增速近20%。并且由于节能环保等需要,天然气产业将更快发展。
世界天然气资源多于石油,2030年左右可能将超过石油而成为占比重最大的一次能源。近年来中国加快了进口天然气的步伐,已与土库曼斯坦、俄罗斯等近十个国家签订了进口合同或协议。预计我国2010和2020年天然气年消耗量将分别达到1300亿和3200亿立方米,分别占总能耗的6 %和12 %【1】。
天然气是气体燃料,绝大部分都是用管道运输,因此必须把管网建设搞好。

二、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目前管网建设现状
三大国营油气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资源开发、进口贸易方面,形成包揽、割据和垄断局面,在耗资巨大的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上也是如此。2007年末,耗资约2000亿元进口土库曼斯坦300亿立方米合同刚签订,与之并行的全长4859 公里的西气东输二线就已动工,并将以极快的速度于2010年建成。随着四川普光特大气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1702公里的川--沪天然气管道也在加速建设。更不用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油)的陕--京一、二线,和正在建设的京、津、唐管网了。应该说,正是这种国营大公司的机制和实力,才能以短时间集中力量,快速进行大规模建设。
2、矛盾已经出现,影响产业发展
然而,三大公司各自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存在竞争局面。他们在按照各自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具体业务上的交叉。在珠三角,已建成的深圳LNG(液化天然气)和已获批的珠海LNG项目远不能满足需求,广东省拟再建设新的项目,在原有管网的基础上与中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两大公司联手建设广东省内天然气的“一张网”。但在此方案还未确定时,国家已决定西气东输二线分100亿立方米/年土库曼斯坦气,建设支线到广东,中油公司立即着手规划建设一个新的LNG 接收站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互相补充、保障供气。于是该支线与广东的“一张网”碰车了。
同时,广州煤气公司(广煤)为保南沙工业区用气与调峰,在已投资建成的环市高压管网基础上,再建设高压管线,此管线与上述已建成管线的路由几乎完全相同,但在没有统一管网联结的局面下,广煤不建此管线的确难保用气【2】。
3、更大的矛盾将不断出现
中国西部气田资源并不完全属于中油,四川普光、新疆塔河等西部气田就是中石化的。很高兴看到2008年塔河天然气借道中油的西气东输管线输到了江苏,但是中油在四川的天然气是否也能用中石化的“普—沪”管线呢?分别属于三大公司或与地方合资的沿海十个LNG接收站都在加紧建设,类似广东省“一张网”这样“碰车”局面还会出现。
并且,除了国内大型气田、进口管输天然气、进口LNG三大气源之外,还有煤层气、油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它们也将达到600—1000亿立方米/年规模,其中靠近输气干线的,通过管输肯定是最经济的选择。如果由于体制分割,各方纷纷自建局部管网,与大公司的管网并行,将会造成严重的重复建设与浪费!

三、建议
1、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网公司
(1)借鉴电力系统“厂网分开”经验,组建统一的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并尽快制订全国管网建设规划。
把管网建成包含各种天然气上、下游交易的平台与中游输配环节。天然气管网公司应成为独立企业,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收取输运费和上市集资自我发展。要吸取电网公司垄断的教训,天然气管网公司只是作为物流输配服务商,而不是购销中间商,只收取输气费用,不能形成垄断。交易价格在国家掌控的前提下由下游用户直接与上游供气公司直接谈判。
(2)制定合理的国网公司组建及运行规则。
一方面,组建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必然存在人员、资产的划拨等问题。国资委应充分考虑各个天然气主干线原投资/运营企业的经济利益,给予必要的补偿。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几十年的成熟经验,对各方接入主干网的规划、建设、投资、管理等事宜制订详细的法律、规范和交易规则。应吸取电网公司“垄断”而阻碍电力高效、多元发展的教训。
(3)根据资源分布特点,建立“多轨并行、优化互补”的市场格局。我国中小型气田和煤层气分散于全国各地,规模各异,输配市场格局不能与外国雷同,建立“管输+水陆车(船)槽运 + LNG卫星气化站”的多轨并行、优化互补的市场格局,可以节省数千亿元,并且变一次投入为逐步发展,这一点在规划全国干线管网应予考虑。
2、尽快制定天然气国家质量标准【3】
要建立统一管网,制订统一的天然气质量标准就更加刻不容缓。由于中国天然气的多源性,如果没有统一标准,不仅难以通过管网交易,还给下游用户的燃气品质稳定性和互换性造成极大困难。标准的主要内涵一是热值、华白数等燃气指标,二是杂质含量。
规范热值尤为重要,关键是以甲烷为天然气热值标准制订基准,这样一是能保证用户的热值稳定,二是促使宝贵的C2+烃类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用作化工原料,三是限制惰性组分进入管道耗用输送功。
天然气国家标准的制订,应按照国际惯例以热值当量而不是体积作为天然气市场交易单位。
参考文献
【1】华贲 中国天然气资源、价格、上游市场刍议  天然气技术  2008  2(1):1-3
【2】华贲 呼吁高层协调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广东省情内参,2008
【3】华贲 李明 罗东晓 制定中国天然气质量标准的紧迫性 天然气工业 2005  25(6):128-131

华贲,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主任;
蔡睿贤,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电话:010-82543029);
秦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