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2024年】叶倩妮、赵海涛同学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2024年6月4日,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叶倩妮、赵海涛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叶倩妮同学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班),在本科阶段(2018年)即加入本实验室进行学习并参与科研项目,于2019年免试进入实验室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硕博连读期间,她的主要工作集中于生物可相容抗体递送载体的构建用于T/NK细胞协同抗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创新性地利用血清白蛋白和生物可降解疏水性聚酯组装成纳米粒,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可实现多种单抗药物同时递送的白蛋白纳米适配子平台,并进一步构筑了一种类三特异性抗体通过联合CD8+ T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反应和NK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反应,显著增强抗肿瘤疗效,有望促进该纳米适配子平台的应用。


赵海涛同学于2015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联合培养),获理学硕士学位,同年通过申请考核制进入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她的工作主要围绕脊髓损伤再生修复展开,研究方向为功能胶原纤维支架材料的研制及其脊髓神经组织工程应用,首次设计开发了一种可快速成型的酶催化的新型纯胶原纤维支架,通过设计纤维表面特殊拓扑形貌和优化支架力学性能调控支架上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粘附、迁移及向神经元分化潜能。在此基础上,对胶原支架进一步功能化获得了微环境响应型支架材料,从而改善损伤微环境中的抑制性因素,增强神经再生。此外,通过在支架上复合多功能载药纳米粒子实现对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细胞命运的多维调控,进一步提高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再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