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医学和生物材料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杂志发表研究成果
纳米技术对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前景。重建自身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想方法。然而,利用纳米药物体内重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避免传统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在这项研究中,华南理工大学纳米医学和生物材料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同步递送自身抗原肽和CRISPR-Cas9核酸药物的纳米药物,通过将树突状细胞(DCs)重编程成耐受表型,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Treg),从而重建体内特异性免疫耐受。简而言之,研究人员利用了阳离子脂质辅助的PEG-b-PLGA纳米颗粒(CLAN)同时包载递送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肽段(2.5mi)、CRISPR-Cas9质粒以及靶向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CD40)的三个gRNA。该体系可以将所有组分同时递送至递送DCs中,敲低抑制树突状细胞共刺激信号的同时促进其提呈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肽段。在缺乏共刺激信号的条件下提呈自身免疫疾病I型糖尿病相关肽段(2.5mi),诱导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有效降低I型糖尿病模型鼠的发病率,抑制其发病进程。这种多合一纳米药物可以成功地同时将CRISPR-Cas9核酸药物和抗原肽段递送至树突状细胞,并且通过替代不同的自身抗原肽,可以应用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成果以“An All-in-One Nanomedicine Consisting of CRISPR-Cas9 and an Autoantigen Peptide for Restoring Specific Immune Tolerance”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doi: 10.1021/acsami.0c10885. Epub 2020 Oct 19)。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罗英丽博士,通讯作者是王均教授和许从飞助理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计划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