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于海军研究员学术报告会的通知
发布者:鲁勤   发布时间:2019-04-30  浏览次数:42


报告题目:刺激响应纳米递药系统抗肿瘤研究

报 告 人:于海军研究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主 持 人:杜金志 研究员

报告时间:2019510日(星期五)14:00

报告地点:大学城校区B2-101会议室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9430

附件:

内容摘要:肿瘤微环境,包括微酸环境、酶环境、炎症环境以及免疫抑制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与肿瘤耐药和转移紧密联系。如何利用肿瘤的微环境特征,设计构建微环境响应智能纳米载药系统,实现肿瘤部位靶向药物递送和影像引导精准肿瘤治疗,是当前纳米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大挑战。

以肿瘤微酸环境为例,我们构建了肿瘤细胞酸环境激活POP智能纳米递药系统,将光敏剂PPa和以PD-L1蛋白为靶点的siRNA递送至肿瘤部位,阻断PD-1/PD-L1免疫检查点通路,增强光动力作用的免疫治疗效果。POP/PD-L1纳米粒具有酸激活的光动力特性,可以大大降低光动力治疗的暗毒性。经系统给药后,POP/PD-L1纳米粒富集于肿瘤部位,在PDTsiRNA-PD-L1的沉默作用下,显著上调肿瘤组织内部p65蛋白表达,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分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招募细 胞毒性T淋巴细胞浸润。同时解除PD-L1/PD-1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实验结果证明,基于PD-L1干扰的PDT治疗可显著改善B16-F10黑色素瘤的免疫逃避,抑制荷瘤小鼠原位瘤的生长和肺转移。该工作首次报道了基于RNA干扰技术的PD-L1阻断能够显著提高PDT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为恶性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

于海军,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医用高分子专业,现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主要从事新型功能辅料和智能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获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资助,中科院青年创新人才促进会优秀会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成员,Journal of Gene Medicine编委,《药学学报》青年编委,«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科技部 “973”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得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2017)、中国药学会-中恒青年药剂学奖(2014)和赛诺菲-上海生科院优秀青年人才奖(2013)等多项学术奖励。第一/通讯作者论文包括Nat Commun, Adv Mater, ACS Nano, Nano LettAdv Funct Mater等期刊,论文他引共3000余次。申报中国发明专利10项,技术转让3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或分会报告3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