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国创赛备赛全攻略 路演培训全记录!
2025-06-09 10

5月11日下午,由国家级创业导师黄立君(纳豆老师)主讲的“777创意营路演培训”在广州国际校区F3-a503多功能课室举行。本次活动紧扣“国创赛”备赛核心与路演实战技巧,吸引了众多对比赛感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课程内容聚焦于项目打磨、PPT设计、演讲表达等方面,帮助同学们提升创新创业表达能力。

导师背景

黄立君(纳豆老师)现任中铂基金投资总监、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导师,曾任蚁米基金总监,长期担任“互联网+”“创青春”“赢在广州”等创新创业赛事的专家评委。具备十年风险投资经验和二十年人才发展背景,善于将复杂理论转化为实操框架,授课风格严谨高效、深入浅出。

活动流程

本次培训围绕“如何打磨项目”“构建商业表达”“提升路演表现”三大核心展开,内容详实,逻辑清晰。

首先,课程从“项目表达结构”入手,重点讲解了“OH结构”与“5W模型”,引导同学明确项目目标(Objective)、突出成果亮点(Highlight),并通过Who、What、Why、Where、When、Will等关键要素,构建完整、可信的商业表达路径。同时,老师强调了“人无我有”“N+1”的差异化方法与PESTLE分析在选题中的应用。

接着,讲座详细解析了国创赛的核心价值导向与评审标准,强调“创新、产业、融合”等关键词,并通过“立项有必要、创新有需要、准备有资源、行动有成果”四大亮点帮助同学明确项目逻辑和展示重点。

在商业计划书与PPT设计方面,课程梳理了标准化BP大纲,从开场封面到收尾设计,提出“一页一重点”、数据图示化、逻辑链条清晰等实用建议,强调PPT既要有吸引力,也要便于评委快速抓住核心信息。

最后,在演讲技巧与答辩准备方面,讲座从节奏把控、听众共鸣、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法,并结合真实案例说明临场表达的重要性。课程中也介绍了如何提前预判评委提问,通过结构化作答以及现场随机应变来回答评委的问题。

学员反馈

PART-01

刘清仁

2022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在参与“777创意营”活动并聆听国家级创业导师黄立君老师的分享后,我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核心表达逻辑有了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围绕“OH结构”和“5W模型”展开,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Objective设定明确目标,Highlight展示成果与亮点,以及从Who到Will构建一套完整、可信、具吸引力的商业表达路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无我有”的差异化思维、“N+1”的独特性强调方法,以及PESTLE分析在大赛选题中的指导意义。这些内容不仅为我今后的项目路演提供了清晰的逻辑框架,也帮助我意识到讲清楚“做什么”“为谁做”“为何你做”远比技术本身更重要。此次学习为我后续参加大创赛以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表达工具和评审视角,很感谢黄立君老师的分享,收获颇丰!

PART-02

王康欣羽

2023级机器人工程

参加纳豆(黄立君)老师关于国创赛路演技巧的培训,于我这个怀揣国创赛梦想的大学生而言,是一次极具价值的学习经历。

老师资历深厚,在投资与创业指导领域建树颇丰,这让我对课程充满信赖。培训中,老师围绕金奖核心备赛四要素展开,内容系统且深入。

在大赛核心价值观层面,“创新、产业、融合”等词汇,为我明确了国创赛项目的价值导向。我意识到项目需在创新上发力,紧密贴合产业需求,注重多领域融合,如此才能契合赛事及市场要求。

创新大赛“四大亮点”的讲解,给我项目筹备带来清晰指引。“立项有必要”要求我精准洞察场景需求,确保项目源于真实且迫切的市场需要;“创新有需要”督促我钻研技术,切实解决行业关键问题;“准备有资源”提醒我整合各方资源,为项目推进提供支撑;“行动有成果”则强调用实际成果验证项目可行性与价值。

四种常见打造方向,拓宽了我对项目定位的认知维度。“先驱先烈”“风口浪尖”“后浪革新”“长尾利基”,让我明白可从不同视角挖掘项目独特性与竞争力。

路演BP大纲的梳理,更是让我对商业计划书架构有了透彻理解。从封面目标到结尾撤花,各板块环环相扣,都是在向评委传递项目可行、可落地且可持续发展的信号。

老师授课时激情饱满、专业严谨,其讲解让我不仅掌握了路演技巧,更对国创赛项目全流程有了深度认知。此次培训为我参加国创赛筑牢了基础,我会运用所学,精心筹备项目,力求在比赛中展现良好水平。

PART-03

张宇睿

2021级机器人工程

本次有幸参加纳豆老师主讲的“路演实战方法论”课程,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场干货满满的知识盛宴,更是一场关于自我成长与创业认知的深度启发。我对路演一直存在一种模糊的理解,总觉得只要内容够好就万无一失。而这次课程让我意识到:项目的价值固然重要,但表达的方式、节奏的把控和听众的共鸣,同样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纳豆老师通过自身十余年的投资与辅导经验,结合多个获奖项目案例,从项目核心打磨到PPT构建,再到路演演讲技巧,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他分享的不只是方法论,更是创业者在赛场内外生存与脱颖而出的必备素养。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说的一句话:“一个项目是否有潜力,三分钟的路演就能看出端倪。”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方式以及在有限时间内精准传达想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