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03
10
- 华萌一等奖奖学金获得者心得体会 -
姓名:潘周璟轩(华萌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
高中: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
学院:微电子学院
专业:2023级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座右铭: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成绩:班级综合测评排名第1、智育排名第1
职务:2023级微电子2班素拓委员、管委会媒体宣传部部长

获奖情况:
2024年国家奖学金、华南理工大学学校一等奖学金
2024年华南理工大学三好学生
2024年管委会优秀学生骨干
1. 课前预习。大学课程节奏快,预习有助于提升课堂理解力。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对预习内容进行修正和拓展,从而更高效地掌握知识。
2. 归纳总结。通过清晰地整理每门课程的内容,以提纲挈领的方式理解整体框架,可以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和分配。
3. 调整作息。大学生活自由度较高,熬夜刷手机虽能带来短暂快感,却损害身体健康,并影响学习状态,甚至产生自我否定。因此,建立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至关重要。
4. 提高效率。低效努力往往事倍功半。学会抓住重点,解决关键问题,合理规划任务,提升推进效率。同时,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最大化“有效学习时间”。
5. 劳逸结合。参加校内外活动,丰富生活体验。掌握一项技术或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不仅可能成为未来价值创造的关键,还能为校园生活增添热情与动力。
没有超凡的天赋,也没有令人惊叹的实践能力,但我始终在课内学业中努力扎根、发芽、成长。正如我的座右铭所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不仅是一句激励,更是我对生活的信念——每个人的“山”都独一无二,它或许是梦想的巅峰,或许是内心的归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纷繁杂乱的信息往往让人迷失方向,随波逐流。然而,通过独立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目标,并脚踏实地去实践,终能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与此同时,我对未知领域充满好奇,喜欢探索那些尚未触及的可能。这种好奇心驱使我不断寻找真正点燃我热情的职业方向。我不满足于仅仅完成课内学习,而是将知识作为基石,结合自身优势,去思考如何创造价值。在我看来,学习的意义不仅在于自我提升,更在于以己之长惠及他人——无论是情绪价值、信息价值,还是时间价值。我的优势或许在于这份对意义的执着追求,以及愿意跳出舒适圈、尝试创新的勇气。我坚信,要在社会中立足,必须打造出稀缺的价值——那种供需失衡、独具特色的贡献。而这,正是我努力的方向:将兴趣与能力交织,孕育出属于我的独特印记。

从小我就对芯片技术充满好奇,总是琢磨究竟是什么关键技术能让中国在这一领域受限。这种好奇心驱使我在大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微电子专业,希望深入探索这个行业的奥秘。正是这份热情,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动力,我相信这是通往儿时梦想的必经之路。
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我在专业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上并无明显优势。但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旅途中,逐步弥补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之间的差距。实践能力固然重要,但在现阶段,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样不可或缺。长远来看,我计划在毕业后安排一个间隔年,以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一方面,通过实践锤炼我的专注力、耐心和学术研究能力;另一方面,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获取前沿信息,为个人成长注入更多可能。
在生活与职业规划上,我希望为未来打开更多扇门。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单纯的知识积累重要性逐渐降低,而获取信息的能力、创造价值的本领以及开拓未来的方式则愈发关键。我有两个目标:一是兑现儿时的心愿,在微电子领域深耕,做出自己的贡献;二是拓展更多兴趣方向,让各种爱好为生活增添热情与色彩。无论是专业上的精进,还是个人兴趣的探索,我都希望未来的自己能拥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追梦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