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铭诚书院12支优秀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正式入驻双创中心,项目涵盖微电子、人工智能、海洋装备、艺术创意等多个领域,团队成员覆盖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充分展现出铭诚书院双创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
铭诚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书院擦亮“777创意营”品牌,构建“课程+实践”双创教育体系,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双创路演集训、行业大咖讲堂等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书院定期组织开展研学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行业,感悟创新精神,激发创业热情。
入驻团队
项目/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学院 |
信号分离装置 | 黄伟健 | 微电子学院 |
新型自旋纳米微波振荡器耦合研究 | 刘清仁 | 微电子学院 |
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交互式AI”的相关技术探索与研究 | 向欣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磁驱动和连续体力学分析的柔性医疗机器人全段形状操控技术研究 | 龙葆琳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家庭空间的轻量化低成本消防小车研究 | 陈庭轩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具有水陆两栖运动能力的仿生四足机器人研究 | 曹加龙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硅光子处理器的图形加速卡 | 牟进智 | 微电子学院 |
极光之空音乐工作室 | 胡文韬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水下声学信号的目标识别研究 | 夏培源 |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面向非结构化环境交互任务的可伸缩软体机械臂 | 杨弘羲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下肢外骨骼的下肢运动模式识别及预测助力算法研究 | 杨轩一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基于AIoT的客制化模块化智能机械键盘 | 杨狄男 |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
团队感想
创新项目
基于家庭空间的轻量化低成本
消防小车研究
负责人:陈庭轩(24机器人一班)
“入驻双创中心三个月,我们团队的真实体验是:这里更像一个‘自驱型创新基地’。虽然硬件只有工位,但干净安静的环境反而让我们更专注——每晚十点工作人员查岗时,常看到七八个团队还在调试代码、打磨模型。没有导师指导,但‘查岗’意外带来了安全感:设备损坏报修当天就能解决,空调故障时也会临时调配备用场地。”
创新项目
具有水陆两栖运动能力的
仿生四足机器人研究
负责人:曹加龙(21珠峰班)
“入驻双创中心以来,我们的团队在这里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支持。中心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办公环境和硬件设施,前不久还组织我们参观泽荣产业园,为我们搭建与投资人、行业专家对接的平台,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有机会与其他团队碰撞思想、分享经验,这种开放、包容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在这里我们可以一起探索创新的无限可能!”
创新项目
面向非结构化环境交互任务的
可伸缩软体机械臂
负责人:杨弘羲(22机器人一班)
“入驻双创中心为团队开辟了新的成长空间。我们以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三等奖作品——可伸缩连续体管道检测机器人为起点,带着竞赛沉淀的技术经验入驻中心。作为‘可伸缩软体机器人研发组’,双创中心的跨学科协作氛围加速了机械结构与运动控制的迭代优化,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同学相互交流。学校‘以赛促创’的生态独具特色——竞赛激发创新内驱力,双创中心则提供成果转化土壤。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的过程中,我们深刻领悟到:真正的创新既要脚踏实地解难题,更要借助平台实现价值跃升。这段经历,是终点更是起点。”
创新项目
信号分离装置
负责人:黄伟健(23微电子一班)
“我们团队很荣幸能喝到双创中心的‘头啖汤’。回想当初申请入驻时,我们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没想到顺利通过了审核。双创中心为每位成员都提供了专属工位,这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过去,团队开会需要提前预约图书馆的学习室,而且还要控制讨论音量,十分不便。如今在双创中心,我们不仅可以在工位区自由讨论,遇到项目问题时也能即时沟通解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双创中心为我们打造了一个集办公、学习、交流于一体的优质平台,对项目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这里,我们不仅能专注于项目开发,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这对团队的成长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团队
极光之空音乐工作室
负责人:胡文韬(22机器人二班)
“入驻双创中心后,我们感受到了这里为创业团队提供的优质支持。舒适的办公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浓郁的创业氛围为我们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土壤。我们团队致力于配乐制作、游戏音频音效、歌曲制作等业务。团队成员因对音乐的热爱相聚于此,目前已参与多家企业、艺人、独立游戏的音乐制作项目。我们也期待在双创平台的助力下,团队在未来能释放出更多的潜力,推动更多优秀的项目落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创业团队
汐塔科技 · CITATEK
负责人:杨狄男(24机器人二班)
“我们汐塔科技·CITATEK是以华工为核心的一支珠三角跨院校大学生创业团队。在入驻双创中心的这段时间里,我作为团队和项目的核心负责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华工浓厚的双创氛围与丰富的资源支持。短短小半年,我们在基地申请了工位,参与了一些诸如调研走访的活动;这个月,我们还有机会能够与大学城一些相关中心的领导交流,他们说:‘有需要政府的我们尽力支持!’,他们想尽办法帮助我们整合资源,助力成果转化。顶着华工双创的这个title更是帮我们在珠三角吸纳了更多的人才。总的来说,虽然早有耳闻华工是‘企业家的摇篮’,但当亲身感受到这里的创业氛围时,我依然感到震撼。我坚信,在华工双创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团队定能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我们的印记,带来积极的改变。”
未来展望
铭诚书院将继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双创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双创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期待在书院的精心培育下,有更多铭诚学子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