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至大过年,人间小团圆。在中国民间,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南方地区,有吃汤圆的习俗,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
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家”氛围,打造“家”文化,12月21日下午铭诚书院在D5饭堂举行“冬至小团圆”师生同乐包饺子大赛,期间还有剪窗花活动。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程院长、各学院学业导师、班主任、校区各办公室成长老师、铭诚书院学生共计60多人参加了活动。师生欢聚一堂,共度佳节。
活动现场
活动开始前,先进行了抽签随机分组,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认识更多朋友,各位老师自由加入各小组,每组推选2人作为评委,进行赛后互评。在主持人的号令声下,比赛开始,各组师生共同合作,在十分钟内,哪个小组包得又好又多就能胜出。有些老师,手法娴熟,一手拿着饺子皮,一手填馅料,一手蘸水,两手一捏,一个月牙形的饺子就包好了。有些学生零基础,现学现卖,各种奇形怪状的饺子诞生了。他们笑着说,这是经济适用型,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赢得比赛,煮熟了就好。经过紧张的角逐,两个小组胜出了比赛并进行了颁奖。
在等候饺子出炉的过程,剪窗花活动也在进行中,学生们纷纷上阵,学习一门巧手艺,红彤彤的窗花洋溢着满满的年味。最后优秀的窗花作品也得到了展示和奖励。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几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老师和学生们大快朵颐,自己的劳动成果比什么美食都美味,纷纷点赞。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名学生吃到了特地放置了花生的饺子,可谓是冬至“幸运儿”,他们笑意盈盈地领走了幸运奖品。不一会,全部饺子都被消灭了。至此,满是欢声笑语的师生同乐包饺子大赛圆满结束。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意义非凡。包饺子、剪窗花,不仅是一种劳动育人的模式,让大家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大家更是通过共同努力创造出了家的温暖,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共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学生们纷纷说,这是他们过得最有意义的冬至。
--21级机器人班 闫韶琛
在冬至的日子吃到了自己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动手包的饺子,虽然卖相只能说是一言难尽,但是吃到嘴里依然令人感到满足。雨后的寒意被热腾腾的饺子消去,“家”的氛围在热火朝天的忙碌与欢笑中氤氲缭绕。同学们交流不同地区的冬至习俗让我感受到不同地区独特的魅力,精妙的剪纸作品又令不善于此的我感到折服。感谢书院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让我能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与老师、同学们一起,热热闹闹地过冬至。
--21级大数据班 汪嘉仪
今天非常有幸参与到了铭诚书院举办的冬至活动中,狠狠感受到了大家的友善。随机抽取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包饺子的比赛中,程教授随机加入了我们的小组,程教授说他是东北人,平常也爱吃饺子,并且亲切热情地教我们组怎么包饺子,在看我们组进行“花样创新”的时候也一直鼓励我们。虽然没有在最终数量上获胜,但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我们体会到了学校像家一样的温暖快乐。接下来的剪窗花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带领我们重温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总而言之,整个活动就是在“哈哈哈”中度过的,非常开心能在铭诚书院认识这么多美好的小伙伴们,参加这么有意思的活动。
--21级集成电路 张洪嘉
这是我离家过的第一个冬至,虽是如此,但我在铭诚依然感受到了“家”的氛围。这次冬至小团圆活动,我也非常有幸能与李斌副院长等老师同在一组包饺子,在几位包饺子能手的带领下,我们组成功地拿下了第一,获得了小礼品—精美的书签。这一个下午,我乐在其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结识了更多有趣的小伙伴,同时也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21级智能制造 夏凡
今天,我有幸参加书院举办的包饺子活动,连绵的雨让寒冷在学校中蔓延,但却到达不了D5二楼的饭堂,包饺子比赛中,同学们与老师们都各显身手,有身形扁平躺在盘中的“无力”饺子,也有外观喜人的金元宝。在此过程中,同学与老师们欢笑着,畅谈着,一种温馨的氛围油然而生,在这寒冷的冬季给大家带来了温暖。剪窗花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还锻炼了同学们的耐心与动手能力。剪完窗花,热气腾腾的饺子也被端上了餐桌,尝着美味的饺子,赏着精美的窗花,伴着氤氲的水汽,享受着温馨的氛围,诸多美好随着这冬至的下午深藏记忆之中。
案板方方刀光寒,或菜或肉剁成馅。
面团圆圆杖下扁,筷子取馅面中填。
巧手捏出玲珑褶,皮薄馅大锅不沾。
山西陈醋山东蒜,饺子浮沉几人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