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articleList.items[0].time}} 单位:{{articleList.items[0].from}} 浏览量:
为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勤奋学习、扎实工作,4月29日晚,华南理工大学2024-2025年度“十大学生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标兵”评选决赛在清清文理楼举行。我院2022级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郭旭恒凭借过硬的水平和精彩的展现荣获“十大学生共青团员标兵”提名奖。
郭旭恒以“铁肩担道义 赤心向通衢”为主题,讲述了他在华园三年来的成长故事,充分展示了一名学生团员在专业道路上践行青春使命,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的使命担当。
评选决赛现场
一、笃学敏行,勇攀高峰
在华南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求学的三年间,郭旭恒以"功夫到家"的工科精神自我淬炼。初入大学时,《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等专业课程曾带来挑战,他在画图教室的夕阳余晖中开启逆袭征程:每日提前到教室反复打磨图纸细节,最终以97分(1/124)的成绩问鼎专业榜首。
这份匠心贯穿所有课程:在运筹学课堂用Lingo破解生产配送难题,在交通工程实践率队完成珠江新城交通数据采集,在公交规划课程中创作出获评99分的方案,字里行间彰显对地面公交系统的深刻洞见。他娴熟运用TransCAD、AutoCAD、VISSIM等专业软件,在交通规划设计与仿真课程中屡创佳绩;在交通运输经济学课堂上领悟学科交叉魅力,坚定选择辅修金融学,目前正攻读第二学士学位。三年间以GPA 3.94的优异成绩稳居专业第一,每门课程都成为他探索学科价值的舞台。
二、科创逐梦,引领创新
如果说专业课的学习是知识的深耕细作,那么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尝试科研项目、参与学科竞赛便是能力的拓展飞跃。从数学建模国赛的初试锋芒到全国统计建模大赛的披荆斩棘,郭旭恒完成从参与者到引领者的蜕变。作为队长,他率队斩获亚太地区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等8项荣誉。2024年,他主持百步梯攀登项目《面向盲人导航的AI大模型环境识别与智能交互技术》。历时半年的研发中,他带领团队完成从课题遴选到专利申报的全链条创新,项目孵化的成果最终斩获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赛二等奖。谈及项目背后的历程,郭旭恒深感庆幸能与一群既优秀又志趣相投的伙伴并肩作战。尤其让郭旭恒记忆犹新的是,在校赛答辩前夕,指导老师林培群教授提出了诸多修改建议,随后团队的五名成员齐聚中区饭堂,紧张地修改和完善答辩材料;在国赛答辩前夕,团队模拟排练了无数遍。正是凭借团队的共同努力与不懈奋斗,他们才迎来了收获的硕果。
课题研究
随着主辅修专业学习的深入,郭旭恒逐渐对新经济形态下的交通需求管理萌生兴趣,成功加入到了秦筱然副教授的科研项目组中。从复现文献方法到独立设计“基于出行者行为分析的普惠碳机制”,获批广东省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并申请一项发明专利。2025年,他与23级本科生团队共同研发高速公路无人机巡检规划系统。正如他所说:“科创的魅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三、先锋领航,薪火相传
受家庭熏陶,郭旭恒大一便递交入党申请书,大二进入学院青马班学习培训,如今已成为发展对象。作为广州马拉松志愿者组长,他带领团队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获评“优秀志愿者”。他担任福州一中广州校友分会志愿者,协助校友活动。2024年暑假,他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大国工程调研团的一名组长赴香港考察,同期在福州市鼓楼区住建局实习,将专业技能应用于政府数字化建设。他走访广州公交集团、交信投公司等多家企业,整理专家报告,助力行业前沿动态传播。他响应“返家乡”号召,参与社区便民服务……目前,累计志愿服务超 100 小时,用行动践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担当。
社会实践
2025年,他作为学校代表参加教育部“资助育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赴北京交流学习,将所见所学融入校园实践。正如他青马班的结业心得:“党员的先锋作用,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更是带动他人共同进步的责任。”
从基础课堂到科研赛场,从志愿服务到实习实践,郭旭恒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他以“永远在路上”的姿态,在交通强国的征程中书写着属于华工学子的青春答卷。(图文/郭旭恒、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