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风采】做一名忠诚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柯宁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1.08.30

  基本情况:柯宁,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97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理论教育科、校报编辑部。

  主要事迹:
  柯宁同志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宏观管理能力,工作有韧性有耐力。2008年就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以来,他认真贯彻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落实部门的工作安排,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师生、改革创新”的总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谋划,务实工作,勇于创新,在分管的推进理论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规范网络舆情管理、提高校报办报质量等工作上取得较好业绩,积极推进了学校宣传思想工作。2010年,柯宁同志负责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华工团队新闻宣传工作,为赛会成功举办作出了应有贡献。
  1. 大力推进理论教育工作
  提高教职员工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实效,是理论教育工作的一个课题。柯宁同志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理论教育工作,营造学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追求理论宣传有载体、理论学习有标杆、理论研究有高度。
  (1)加强理论学习。一是制定学习计划。每年根据上级和学校总体部署,制定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意见和全校教职工理论学习意见,系统安排理论学习,促进干部和教职员工认真学习理论。二是创新学习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委及二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的意见》,从学习计划、学习制度、学习方式、考核监督等方面对各级中心组学习作出周密安排,强化学习效果;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创新学习制度,活跃学习方式,营造浓郁学习氛围,推进科学理论深入人心。三是丰富学习载体。组织专题报告会,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作报告;组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七个“怎么看”》、《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等理论学习;制作十几期橱窗及时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学校重大决策部署;在华工新闻网开辟《理论学习》、《教育视点》等栏目,提供国内外最新、最权威理论300余则,构建多维学习平台和途径,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围绕国家重大事件抓住教育契机。以国家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时刻为契机广泛开展理论教育,走一条以点带面的理论教育路子。如,借助师生参与“抗冰雪灾害”、“抗震救灾”、汶川大地震捐款、默哀仪式和玉树地震捐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师生观看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直播,邀请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原负责人吴川生老师主讲“神七”报告;组织师生观看奥运、关注奥运、服务奥运活动。二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抓住教育节点。2008年上半年,学校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制作解放思想专题网站和宣传橱窗,撰写系列社论,开设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及时登载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情况报道和相关理论文章;在学校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之际,制作党代会专题网站和宣传橱窗,校报和新闻网联手采访参会代表,宣传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2009年,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专人专网专题专报专栏”的“五专”工作方针,“专人”即每一项工作都分解到人,责任到人,落实到人;“专网”即建设好、维护好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网站;“专题”即开展专题活动,邀请中央党校陈雪薇教授、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等有关领导和专家来校作报告,在全校开展“我为华工科学发展建言献策”活动,收集整理全校“建言献策”近400则;“专报”即制作活动简报,介绍学习实践动态,共编印75期简报;“专栏”即在新闻网、校报、宣传橱窗开辟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在“五专”工作方针指导下,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外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据统计,中央级媒体发稿34则,其他各级媒体报道发布和转载我校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约230则。
  (3)推进党建理论研究。一方面,以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引导组织全校师生参与理论研究。2008年组织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项课题研究,共立项28个课题,研究内容涵盖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培育了一系列具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并集结成论文集派发学习;2009年组织“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我为纲要献计献策”主题征文活动、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09年党建研究论文参评及课题申报和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参评工作;参与组织召开学校2008年度党建工作会暨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组织、撰写多篇党建与思政教育方面文章在不用层面和载体上发表;每年定期进行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研并将分析结果上报省教育厅;参与或承担省部高校党建课题多项,在工作中深化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发展。
  (4)做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宣教工作。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对活动进行宣传。一是宣传有载体。通过校园广播、横幅等传统形式与网络传播的新形式相结合,多渠道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特别是制作了内容丰富、栏目多样的创先争优活动专题网站,传达中央精神和学校工作方案,介绍基本理论与学校争创动态,展示基层党组织的风采和优秀党员的事迹。确保了中央精神与工作实践统一,理论报道的高度与基层服务的广度统一,基层组织的先进性与党员个人风采的多元性统一。二是学习有标杆。校报开辟“创先争优活动”专栏,深入挖掘和总结创先争优活动中的闪光点,及时、系统、持久地开展报道,以宣传人的责任感和敏锐意识助力创先争优活动。三是思想有高度。以中央文件内容、领导讲话精神与学校实际和现状“三结合”的方式,组织撰写评论员文章多篇,转载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党报理论文章44篇,大力宣传创先争优活动。
  2.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舆情管理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学校师生凝聚力,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柯宁同志在校歌征集、校训解读、人文景观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还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维护安定和谐的校园。
  一是校歌征集。根据学校的总体安排,2008年开始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广泛征集校歌。经过3年8轮的征集活动以及学校有关会议通过,产生了华南理工大学校歌——《华工之歌》(华工人集体作词,梁军作曲)。二是组织校训解读。2008年开展校训解读征文活动,收集解读文章176则,评选出一批优秀征文在校报陆续刊登,同时会同校团委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演讲、主题团日、主题班会、宿舍小组会等活动,通过讨论学习体会校训精神。三是人文景观塑造。经过与广东马可波罗陶瓷有限公司历时近七个月的努力,宏伟隽秀的《印象华园》陶瓷壁饰于2009年校庆日在学校大学城中心酒店揭幕。2.1m×5.5m的巨幅山水国画《高山流水遇知音》于2009年底悬挂于励吾科技楼12楼大厅。
  举办系列活动,增强爱校荣校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08年,组织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展、校庆56周年文艺晚会。200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之际,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如主办中华颂•图片书画摄影作品展、四十个民族百名师生共庆祖国华诞、“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祖国万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建校57周年合唱晚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组织策划红色经典电影周、专题报告会和理论研讨会等一系列纪念活动。
  承办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表彰暨专题工作研讨会。2008年,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廿一载风雨路  廿一载“义工”情》荣获教育部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并以特等奖获奖单位承办了表彰大会。经过精心筹备,我们为来自全国110所高校的代表提供优质的会务服务,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广泛好评。
  重视网络信息文化建设, 加强网络舆情研报,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教育部专门下发文件(教思政司函[2009]16号文)对我校网络舆情工作予以嘉奖与肯定。还于2008年7月承办了教育部网络舆情研讨会并做大会经验介绍。此外,每周收集整理《每周资讯》,内容主要包括媒体报道、校内资讯和校外资讯,报送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
  3. 不断提高办报水平
  “做人要大方,做文字工作要抠门”,这是柯宁同志与校报编辑部同事共勉的一句话。2008年以来,柯宁同志以“办报质量上水平”为目标,积极加强校报策划、编辑、发行的各项工作,不断推陈出新,促使办报水平得到较快提高。
在版面策划方面,进行了党代会专刊、迎新专版、毕业专版、五一劳动节专版等专题策划,开设“华园清风坛”、“民生系列报道”、“五年回顾”、“校训解读”“名师专访”等一系列专栏,及时跟进学校重大事件,报道广大师生广泛关注的事件和人物,对院士、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学生辅导员、校巴司机、校医院护士、校绿化队、校保安等工作在学校多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进行了报道,采访深入、报道面广,使广大师生了解到不同岗位教职员工的工作,增进理解,促进和谐;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对优秀学生的事迹进行报道,树立典型,弘扬爱校、爱国精神,如对冷广路、赵传宇、张洁、奥运志愿者的采访报道等。
  在版面风格上,第一版版面风格有了重大变化,以醒目的标题和图片,突出事件的重要性,增加了关注度和阅读量。一版的社论紧跟学校重大事件,深度解读学校办学理念和弘扬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第二版为新闻综合版面,全面反映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以简讯和要闻等不同形式刊载新闻,重点突出,点面结合。第三版以学生为中心,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反映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第四版刊载反映广大师生精神面貌的文艺作品。第四版增加校园人文景观的解读,使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校园人文景观深刻的人文故事和意义;增设互动栏目,及时反映师生的心声。
在发行方面,重新理顺发行工作,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居住区域进行全面摸底,合理划分校报发行区域和安排派发校报数量。对发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政治觉悟,端正了工作态度,使发行工作更加及时到位。对学校领导和正职中层干部,报纸实行实名发行,以确保报纸发行的准确性。
为适应网络时代广大师生的阅读习惯,校报开通电子版网站。校报电子版兼具浏览、PDF版下载、评论、搜索等功能,扩大了校报阅读的覆盖面,提高其影响力。
  4. 积极做好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新闻宣传工作
  柯宁同志是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华南理工大学场馆团队新闻宣传经理,在亚运会、亚残运会筹备和运行期间,其所带领的新闻宣传业务口积极开展工作,采取组织媒体报道、发布网络新闻、制作亚运知识宣传折页、编辑《亚组委华南理工大学场馆团队亚运会亚残运会工作快讯》等多种形式宣传推广亚运会亚残运会,花大力气设计布置形象景观,全面系统关注涉亚舆情信息,着力营造一个安详和谐的盛会氛围。

  柯宁同志除了做好分管工作外,还独立承担一些工作,如草拟若干篇理论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国高等教育》;参加华南理工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参加校史馆建设,主要负责校史实物资料征集和布展工作;参与校园网主页《建设者》栏目的策划和指导等。这些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