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风采】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刘粤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1.08.30

  刘粤惠,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材料学硕士。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工艺岩石学分会理事,《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inese Optics Letters》、《中国激光》、《光学学报》评审。曾主讲本科生课程4门,硕士生课程1门。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广东省科技奖自然科学类一等奖1项。发表教学论文20多篇,获学校优秀班主任奖2次,教学优秀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育人”先进个人奖2次,广东省教学成果奖2项。
  该同志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正派,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责任心强,工作认真。2009-2010年度,在确保全校全日制本科教学有序进行的同时,积极开展优化教学管理及协助推进多项重点教学改革工作。
  该同志自觉履行共产党员义务,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关心集体,注重传、帮、带,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教学运行及学籍管理相关工作流程,方便师生,不断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该同志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工作中坚持遵循教学规律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学管理工作的严谨性、规范性,完善教学运行及学籍管理管理工作规范和工作环节,积极组织和实施优化排课、排考、选课、重考、重修、成绩管理、附修、转专业、电子注册、休学、复学、退学、转学、退学警告处理、交换生、插班生、国防生、民族生等学籍管理及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工作,协调南、北校区工作职责和工作规范,保障各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和学校的社会名誉不受损害,促进良好教风和学风建设。顺利完成2009级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和2010届毕业生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完善考试和成绩管理规定,2009级、2010级学生首次考试不及格率大幅下降;退学警告学生逐年减少,使积极参与和有条件参与转专业、国内外交换、双学位、推免等优秀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圆满完成2010届毕业资格审查及毕业证、学位证、附修证等证书的制作和发放,正确率达100%;完善推免工作,2009年改革推免名额分配方案及新增推荐直博生和专业硕士,2010年进一步实现了科学、合理、动态的管理,取得了历年来推免人数最多、推荐类型最多、推荐名校最多、完成情况最好的好成绩。
  该同志重视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教务员队伍建设。优化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硬件设备及功能,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完善教务管理系统的教学全过程管理,提高教务管理工作效率和为师生服务水平。重视教务员队伍建设,组织每学期定期开展的教务员培训和经验交流,编印《教务工作指南》,评选优秀教务员,逐步提高教务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保障全校全日制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该同志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参与多类创新班(核电班、2+2工业工程班、华大基因创新班、本硕博创新班、腾讯创新班、南航创新班等)的创建及管理。组织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如《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出国用平均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生境内交换培养项目管理办法》、《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本科国际联合培养学生(国际交换生)管理办法》、《华南理工大学“本-硕-博(本-硕)”连读创新班管理办法》等,实现了与国内北京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交换生联合培养工作,实施支援西部高校接收交流生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协调和配合国际处开展国际交换生的相关工作,2009年以来,本科生国际化交流项目类型和派出学生规模迅速增长,目前校际合作已扩大到美、英 、法、日、意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高校,新增11个国际化教育项目,仅2010年全年,新增派出国(境)外交换生共137名,与2009年相比增加72人,已扩展至机械、电信、化工等21个学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该同志具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连续多年协调全校迎新工作,逐步规范迎新各项工作。组织创建迎新网站,解决多年新生及家长暑期咨询不便的问题;迎新工作做到精密筹划、精心组织、认真负责,使学校的迎新工作获得新生、新生家长、社会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