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员风采】研究生教育战线的孺子牛——郑锐奇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2011.09.05

 

 

  郑锐奇,男,于1983年2月出生于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1989年至2001年先后在紫金县二小和紫金中学就读小学和中学,成绩优异,高三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1年7月以高考总分786分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期间成绩优异,学生工作经历丰富,每年均获得奖学金,2005年6月本科毕业,并获得保送至中山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2005年9月进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就读管理与科学工程硕士研究生,两年期间成绩优异,发表一篇EI索引文章和一篇省级刊物文章,2007年6月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山大学管理学硕士。
  2007年7月1日正式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任职,主要负责全校博士研究生的教学教务管理。在思想方面,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在工作方面,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谨慎处理好学生和老师反映的每一件事情。从博士生的公共课安排、教材选购、课堂检查、考试安排、成绩录入再到开题报告、中期考核、毕业资格审核等,每一项工作都不容有失,因为这关系到学校最高级别的学生的培养质量。另外,还负责了学校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的管理,负责遴选、培育、资助优秀博士生等重要工作。
  在成立专业学位办公室之前,负责了一年时间的MBA和EMBA的教学教务管理,主要是协助、指导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的工作,做好公共课程的考试安排和毕业资格审核等工作。从2008年1月到2008年10月,担任了《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报》的副主编,负责审核、校对稿件等工作。
  经学校推荐,自2008年10月20日起借调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评估处工作了22个月。在借调的近两年时间里,在思想方面和工作方面,均表现突出,得到了学校领导、学位中心领导、评估处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处主要参与了以下六件事情。第一,协助参与2009年和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专家通讯评议和复审会议工作。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和鼓励在学博士生的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自1999年第一次评议开始,平均每年均不超过100篇。华南理工大学在2009年和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中获得了1篇(娄文勇)和2篇(许运华、任俊莉)的历史最好成绩。下图是郑锐奇同志在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复审会议上的工作照片。
 
  第二,主要负责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管理工作。教育部对历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作者进行了奖励性的专项资助,旨在培育新人,类似于高校青年教师启动项目。项目管理工作包括新项目申报及评审,历年项目年度审查、结题审核和项目经费管理等工作。
  第三,协助参与全国第二轮学科评估工作和主要负责后期的学科分析报告制作工作。教育部学位中心于2006年启动了第二轮学科评估,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一级学科自愿申请参加,参评学科数比第一轮(2002年-2004年)增加了77%。协助参与各参评单位上报材料的审核及数据校验工作;在后期的学科分析报告制作中,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学科分析报告自动生成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项目管理工作,并组织同事们一起完成了涉及100多所单位的1300多份学科分析报告。下图是郑锐奇同志在跟评估处同事一起制作第二轮学科评估的分析报告。
 
  第四,协助参与对全国第三批12所教育硕士培养单位进行教学合格评估。2009年3月12日开始对第三批12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经过单位自评和专家考察评估两个环节,最终结果已于2009年12月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负责自评单位材料接收、审查,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最终报告撰写等工作。
  第五,主要负责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对接情况的调研工作,通过网上调研和实地调研,完成了《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对接情况调研报告(初稿)》。
  第六,主要负责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的材料接收等工作。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精神,国务院学位办下发了学位〔2010〕20号文,启动了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文件要求各省市、各单位须于6月25日报送材料,主要负责前期的材料接收和数据统计工作。
  在教育部学位中心工作期间,跟学位中心领导以及各处室领导、同事保持了很好的沟通,在工作和业务方面,主动地向领导、同事请教,尊敬他人,乐于助人,工作踏实而富有成效,得到了学位中心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郑锐奇同志于2010年8月结束借调,现在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负责全日制硕士的教学教务,优博创新基金等工作,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仍与原借调单位保持了很好的沟通。在参加工作的四年里,包括在学校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工作的两年以及在教育部学位中心评估处工作的两年时间里,他都不断学习、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坚持不懈,永不停步”,这就是优秀党员郑锐奇同志的座右铭,并付诸于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