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韵鸣 |
发布时间: 2025-07-15 浏览次数: 76 |
单韵鸣,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主任,曾任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 研究兴趣:粤方言研究、汉语应用研究、语言文化传承与传播、国际传播。 学术兼职及称号: 2015-2025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人文学院荣誉学者、兼职研究员 2025年 香港中文大学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2023年 粤港澳高校汉语言教育联盟理事 2023年 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2022年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 兼职研究员 2019年 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技术专家 2014-2018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学术简介: 在《中国语文》《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等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高引论文4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多篇研究报告获教育部采纳。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语委委托项目1项,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等各级各类项目。曾获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专著《广州话语法变异研究》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之青年成果奖。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粤语多模态语料库,入选广府方言研究核心作者。主编“区域与国别汉语言研究丛书”。 教学方面,编著《科技汉语》《图解生活汉语(日语版)》等教材6部,分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科技汉语》(北大版)被多次重印,多篇代表性论文被国际中文教育丛书收录。曾获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个人获得教育部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南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研究生教学优秀奖。
代表性科研项目: 2023-202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南洋华语语法描写及区域比较研究” 2021-2026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粤语语法描写研究” 2015-2020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粤语代际语料调查记录及变异、显危研究” 2020-2023 国家语委委托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背景下的粤方言资源采集与应用研究”
代表性成果: 1. 单韵鸣(2016)广州话语法变异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年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之青年奖) 2. Yunming Shan,Lixin Jin(2025)Revisiting the encoding typology of motion events in Cantonese,Language and Linguistics,03. 467-495. 3. 单韵鸣,黄蓉玲(2025)华人移民视角下闽粤客方言在印尼的传播,《语言战略研究》,10,23-3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2025年6月) 4. 单韵鸣,杜金凤(2024)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困境与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以粤剧为例,《学术研究》,8,54-60.(入选高被引论文) 5. 单韵鸣等(2023)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与粤方言传承,《中国语言战略》,2,141-154. 6. 单韵鸣等(2022)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粤方言传承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学术研究》,11,78-84. 被《新华文摘》观点摘要收录(2023年第5期) 7. 单韵鸣、吕晶(2023) 来华留学生线上学习心理适应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3,145-156. 8. 单韵鸣等 (2022)泰国旅游区语言景观调查研究—以普吉岛景点为例,《中国语言战略》,1,76-86. 9. 单韵鸣、李胜(2018)广州人语言态度与粤语认同传承,《语言战略研究》,3,3,33-41. (入选高PCSI论文、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 10. Shan, Yunming (2019)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Code-switching among Cantonese People, Asia-Pacific Language Variation ,1,9-27. 11. 单韵鸣(2012)广州话用作连接成分的“得嚟”——兼论后置连接成分的语言普遍性,《中国语文》,3,256-262+288. 12. 单韵鸣(2009)广州话“好”的一种特殊用法,《中国语文》,6,552-555. 13. 单韵鸣(2008)再释广州话副词“够”,《中国语文》,2,147-149. |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Language & Cultural Stud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