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军
发布时间: 2025-03-12 浏览次数: 11

何继军,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去埃及卢克索大学中文系任教两年,现任国际教育学院教代会主任、党支部纪检委员。

研究兴趣:汉语语法研究、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跨文化传播。


学术兼职:

2013年至今 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理事

2012年 中国语言学会会员

2003年 中国文字学会会员


学术简介:

在《English Today》《语言学论丛》《古汉语研究》《语文研究》《暨南学报》《安徽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禅宗大词典》1部、留学生公共素质课程教材《广东文化越看“粤”精彩》1部。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广东省科技厅海外名师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1项、中国留学生管理协会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社科项目4项。荣获2023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第十二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本科)组三等奖、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厅第十一届“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征文高校(本科)组一等奖(最高奖)、2023全国大学生外交英语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埃及学生荣获2021年度第二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总决赛三等奖,荣获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卢克索大学优秀教师等。


代表性科研项目:

2008-2009 中国博士后第四十三批科学基金项目“《祖堂集》定中结构句法语义研究”

2013-2015 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项目“来华留学预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2014-2015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汉语强化教学的模式构拟及创新研究”(本科类)

2015-2020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言类型学视角的汉语语缀研究”

2022-2023 广东省科技厅名师项目(社科类)“疫情背景下留学生的微信使用对其在中国的学习及生活作用研究”

2024-2025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语用、认知视角的《祖堂集》语法研究”

2016-2025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参与)

2012-20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参与)


代表性成果:

Ji-Jun He and Shiao-Yun Chiang(2016)Challenges to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 (EMI)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A learners' perspective  English Today , FirstView Article ,July , pp 1 – 5.(SSCI)

何继军(2022)勇于坚守,敢于奉献——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叙事,广东教育(综合)杂志社  9,29-30

何继军(2011)《祖堂集》 “这(者)”“那”的指示功能及其虚化轨迹 ,《语文研究》,2,55-60 

何继军(2011)《祖堂集》 “其+N/NP”中“其”的功能及流变,《古汉语研究》,2,69-76

何继军(2010)《祖堂集》“底”字关系从句初探,《宁夏大学学报》,3,33-38

何继军(2010)《祖堂集》“这/者(个)NP”表人称谓结构贬斥义倾向及其制约要素,《语言学论丛》,41,150-166

何继军(2010)《祖堂集》中“有”起首的“有+NP+VP”研究,《安徽大学学报》2,91-96

何继军(2008)《宝林传》中句首“尔时”研究,《暨南学报》,6,98-103+153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文化协同创新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re for Language & Cultural Stud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