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花开,凯歌响起,毕业季的氛围日渐浓厚。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届硕士毕业生中涌现了23位品学兼优的模范代表。他们心怀理想,富有活力,不懈奋斗,获得了灿烂辉煌的成绩。本期将介绍生物工程专业的四位优秀毕业生:谢苗嘉、陈文颖、廖万慈、李佩君。

姓名:谢苗嘉
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
年级:2019级
班级:生物工程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获奖情况:
1、2021年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个人事迹:
承担并基本完成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区1篇,2区1篇,以第二发明人(导师第一)发明专利公开一项。
毕业寄语:天道酬勤

姓名:陈文颖
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
年级:2019级
班级:生物工程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获奖情况:
1、2020年10月获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
个人事迹:
本人攻读硕士期间,思想积极,政治觉悟较高,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先后担任学院红色小组组长和党小组组长,带领小组学习党史知识、参观红色基地和参与各种小组活动。同时,作为华南理工大学“习语心传”学生党员宣讲团成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工作方面,曾参与研分会宣传部工作和学院实验室助教工作,负责宣传海报的制作和公众号的运营,为学校学院各种活动的宣传做出贡献,并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的的称号。在平时生活中,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志愿活动。在学习方面,积极的与导师探讨课题遇到的问题并逐一解决,按时完成自己的各项科研工作,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两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毕业寄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姓名:廖万慈
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
年级:2019级
班级:生物工程
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获奖情况:
1、2019年9月获华南理工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
2、2019年度、2020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3、2021年12月获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溢多利奖学金”;
4、2021年12月获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生物酶学实验室学术年会“学术汇报一等奖”。
个人事迹:
本人在学习上一直保持努力的初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硕士专业必修课成绩排名专业第二,并在科研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科研过程中学会去发现、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已公开发明专利2篇,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北大核心中文期刊论文1篇。
工作上,曾任研分会职业发展部干部,负责学院就业派遣工作的信息收集、数据统计、图表绘整、微信推送等工作并与研分会同事们共同合作组织学院活动等,在任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文体部部长时,组织策划过新生迎新晚会、毕业生欢送会、教师节活动、户外素质拓展活动、羽毛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实践上,由本科时参加校级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到省级及以上的创新创业大赛再到硕士期间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各类实践项目来逐渐突破自己,也在参加如核酸检测志愿者等各种不同的志愿活动中亲近社会、将所学所能回报社会。
在硕士学位论文审查中获得评阅结果两个A,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表决中所有评价项目均获得答辩委员会全员的优秀评价。由校园到社会,本人将保持刻苦认真的干劲和务实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的挑战。
毕业寄语:黑夜无论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

姓名:李佩君
性别:女
学历:硕士研究生
年级:2019级
班级:生物工程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获奖情况:
1、2021年10月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2021年11月获专业实践“优秀研究生”。
个人事迹:
采用折叠曝气反应器处理食品工业废水,对污染物去除率达99%,深入探究系统中存在的微生态,剖析功能微生物的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代谢途径,揭示了废水脱氮除碳的作用机理,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一区论文一篇。
毕业寄语: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图/文| 谢苗嘉、陈文颖、廖万慈、李佩君
编辑 | 罗汉涛
初审 | 黄琳
终审 | 王燕林
